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天驰 谷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除了餐饮旅游,还有线下培训机构。有机构测算,此次疫情影响线下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现代快报记者采访多家南京培训机构发现,这个时候不同类型的机构应对策略也各有不同。语言类培训机构相对容易,可以迅速转为线上教学,而像音乐舞蹈等艺术类教育,转线上就比较困难,但也可以进行一些推广工作。而诸如机器人教育等益智协作类培训机构,现在基本完全无法开展业务,但也因为这类培训无法线上替代,未来仍然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补充资金,撑过难关。
△ 语言培训线上教学系统截图
语言类培训转线上授课,老师变身主播
有着近 5 年外语教学经验的夏老师,在苏州一家日韩语培训机构任职,春节假期之前回到了南京,本周一之前他一直处于休息状态。2 月 10 日,江苏不少企业逐渐复工,夏老师也回到了教学岗位,不过授课方式却变成了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对于夏老师来说也是头一回,他调侃说,最近教师圈里流行一个段子,明明是个老师,却被逼成了主播。当然也有一定好处,比如不在教室讲课,人也比较放松,不会那么拘谨;线上教学系统也比较完善,知识点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板书效率也更高了。但是线上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与学生直接沟通,互动比较滞后,尤其是语言教育,更重视交流,线上体验肯定是不如线下的效果好。
预付费买课时,再提供教学服务,是培训机构最基本的营收模式。也就是说,想要把学员缴纳的费用转化为收入,就必须消耗掉相应的课时。如果积压的课程量过大,培训机构也会面临很大的营收压力。
夏老师说,疫情发生后,有不少面临留学、语言考试的 " 刚需 " 学员就提出能否线上授课。公司也紧急调整,给每个老师配备了线上教学系统,开展线上教学。
△ 语言培训线上教学
以往寒假期间都是外语培训的旺季。在之前的寒假期,夏老师每日平均课时在 5 个小时以上。疫情发生后,线下教学暂停,经过沟通,他手上课程有 60% 转化为了线上教学,现在平均每天授课时间为 2-3 个小时。夏老师坦言,培训机构的教师每个月都有基本的课时指标,超过基本课时的话,课时费就要另算,可以看做是绩效奖励。按照目前的情况,也只能勉强达到基本课时指标。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线上教学的。苏州外企比较多,夏老师任职的培训机构还有不少来自于外企职员,企业复工后,有人要在家办公,工作时间不固定,也就没法和其他人一起听课。疫情结束后,机构会把这部分学员集中起来,分别插班到和他们进度相同的课程中。
艺术类培训转线上,互动滞后是最大痛点
有 10 多年钢琴教学经验的姚老师在南京市江宁区开了一家琴行,主打少儿乐器培训。疫情发生后,姚老师的琴行也就暂停教学了。
姚老师说,目前只能是自己拍视频录下片段发给学生,让学生跟着练,学生的练习视频发回来,自己再点评指导。琴行想要重启线下培训估计还有一段时间。
△ 钢琴课线上 1 对 1 教学
与其他教学不同,钢琴乐器的教学大部分都是一对一。姚老师说,初学钢琴,手型非常重要,现场教学,她可以亲自帮学生纠正,如果是线上教学,学生只能模仿,只用嘴说,效果没有那么直接。
和语言类培训一样,大部分艺术类培训机构营收模式也是先付款,再教课。姚老师的琴行也是如此,经过沟通,学生家长同意将购买的课时转化为线上教学,不过每堂课的教学时常就要比平时多 20 分钟左右。
乐器勉强可以线上教学,但是舞蹈类培训就没那么容易了。毛毛是一名职业舞者,在南京某街舞工作室任职。毛毛说,街舞团体收入大部分来自教学授课、举办活动和承接演出,可以说将近 90% 的收入都来自于线下。
疫情发生后,毛毛所在工作室把原本第二期的寒假课程全部暂停了,线下活动也都只能取消。毛毛说,舞蹈想要开展线上教学非常困难,因为教舞蹈需要同步,学生跟着老师学动作,还要跟着音乐节奏才行。在线上,老师没有办法及时纠正错误,如果是团体舞教学,还存在队形变化的问题,人不聚在一起是很难完成教学工作的。
毛毛说,现在只能是在家录一点简单的动作片段,通过小视频和抖音做一点推广。
机器人教育暂停,机构老板忙找融资
黄木水是一家儿童机器人教育机构的联合创始人,公司在南京有四家直营门店,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 2019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市场环境变化,公司的招生状况和市场拓展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几个合伙人商量之后达成共识,2020 年要求稳为主,原先的扩张计划得先缓一缓。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机器人教育是益智类教育,本身以线下为主,除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等,还注重团队的协作,这离不开老师和孩子面对面的互动。原本寒暑假是他们这种培训机构的天然旺季,但今年从 1 月底开始,公司门店就全部停业。根据现在的要求,2 月底前不得开业。黄木水说,即使 3 月份能开业,估计招生和业务开展肯定也很困难。
现在对于他们来说,两个大头的开销压力巨大,一是房租,二是人员工资。尽管国家和省里市里都出了不少政策减免房租,但主要是对国企房东提的要求,对于他们这样的中小培训机构来说,房子都是向个人或者小的私营企业租的,只能自己去和房东谈,目前都还没有着落。人员工资方面,他们现在有 80 多个员工,一个月工资大概要 60 多万。加上房租,一个月固定支出就要近一百万,可谓压力巨大。
现在暂停开业后,不论是开源和节流其实都很难进行,黄木水和他的团队只能在找钱上下功夫。除了申请银行贷款,他们也在积极寻求股权融资。不过,现在的情形,投资人也普遍以谨慎为主。2 月 12 日,江苏省拿出 "50 条 +22 条 " 重磅举措,提振经济,支持中小企业。黄木水说,他们看到之后,也在研究这些政策,希望能得到相关的扶持。他表示,其实从行业的发展来看,像他们这样的培训机构还是有需求的。尽管在线教育看似如日中天,但从这几天大家一窝蜂上网课的效果来看,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很 " 受折磨 ",还是有不少服务是网课代替不了的。相信撑过这段时间,真正踏实做服务的线下培训机构,还是会有很大市场。
机构:疫情影响线下培训市场将达千亿级
世纪证券研报认为,由于线下教育培训属人员密集型,受疫情防控影响最大。大部分培训机构不仅无法确认营业收入,还面临学员集中退费的挤兑风险,同时还必须承担场地租金、师资维护等期间费用。根据估算,仅 K12 教育培训受疫情影响的市场规模就至少 1000 亿元。加上难以转化为在线授课的素质教育、早教等线下培训,推算此次疫情影响线下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
知名投资人、南大商学院校友天使投资俱乐部会长王巍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这次的疫情确实对线下培训机构来说影响非常大,但是从效果来看,一些线下培训还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比如现在很多人线上办公,但线上交流就没有线下那种思维碰撞的感觉,同样培训过程中那种现场的反馈效果也是很多网课所不具备的,所以未来可能线下教育的份额会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可能就降不下去了。短期来看,线下培训机构受疫情影响非常大,但疫情过去以后,很多还是会逐渐恢复起来。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以往很多资金流充沛的线下培训机构往往不需要融资,如果是一些原本就开展得比较好的企业,创始人有比较强的应对能力,现在这时候反倒是投资机构可以 " 上车 " 的机会。他也建议,线下培训机构这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自救,减小损失,获取一部分收入,争取熬过困难时期。(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