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15
不停学,也不停爱!疫情期间家长请这样对待小学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现代快报讯 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小学生们都放假在家。如何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南京市 " 陶老师 " 热线的老师们,对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家长都有话。

【写给小学低年级学生与家长】

小学低年级学生面对疫情的反应,在心理方面:有可能出现困惑、紧张、害怕、恐惧、焦虑、担忧、易激惹。低年级小朋友的这种恐怖或担心可能来自成人不同寻常的各种应对措施,觉得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叫做 " 新冠肺炎 " 的可怕东西,不小心就会侵犯到自己身上

只关注身体或学业,易带来矛盾。具体来说,表现在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亲子关系等方面:

1. 学习适应方面:小学会针对延期开学开设网课或微课等线上学习的项目,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低年级小朋友可能并不适应在家上学和个人化的自主学习,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2. 生活适应方面:生活中突然失去了小伙伴,校外学习班的停止,虽好像是减轻了负担,但也中止了上各类学习班过程中的互动与体验,现在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出门玩耍,所以他们可能会很不适应这种几乎与世界隔离的生活,感到无聊、烦闷、空虚、易激惹,不能妥善安排隔离在家的生活,出现无意义感等。

3. 亲子关系方面:不用上学的小朋友,虽有学习任务,但没有教师当面的督促,又不能外出,加上平时缺少在家中的兴趣活动,可能会感觉既放松又无聊,于是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看动画片等的行为会大大增多。家长如果走两个极端:要么只关心学生的病毒预防和学习,限制或不关心学生在家中的其他活动;要么严格控制并完全按照上学时的节奏安排课程学习,都有可能出现频繁的亲子冲突。

说到底其实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关注自我内在的阶段,受疫情的扰动并不明显,他们更多是受父母或周围人的情绪情感反应的影响。所以他们在心理方面的反应,通常是来自于家庭中的重要大人的情绪情感反应的投射而致。而表现在学习和生活适应方面的部分,是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阶段,让他们无法做到完全地独立自主学习,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学习,而且是比较严厉的老师更受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刚步入一年级学生,刚刚经历幼小衔接阶段,所以对父母和家人的情感依赖更甚。二年级过渡阶段相对要平稳一些。到了三年级阶段,又是亲子关系追求最亲密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特别浓烈和渴求,所以他们想和父母黏在一起,并充分地 " 霸占 " 父母,而如果父母只是关注其身体或学业,忽略其情感需求,势必带来矛盾与冲突。

几点建议和对策请收好

1. 告诉孩子能理解的疫情情况:只需关注孩子的身心反应,并可以告诉孩子,目前所处的状况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科普知识,无需刻意和孩子详细说明原因和具体数据。但如果孩子主动询问时,可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动因,做出适时的回应。

2. 与孩子一起熟悉网络学习程序:家长可以在未开工前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调试并熟悉网(微)课学习的操作及流程,方便孩子后续在家(或只有老人照看)时可以独立上线进行网(微)课学习。

3. 平衡在家的学习与生活:在家里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时,需要根据当下的客观状况(缺少老师的严厉督查)合理地进行安排,不完全放任自流,也无需严格按照上学节奏进行学习。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4. 帮助孩子在家摆脱烦闷:如果小朋友提出想和小伙伴互动,可以借助网络或电话等形式进行连线互动,答应他们等到疫情过后见面玩耍。如果仍然感觉很闷,可以带着他们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手工、乐器等;或做些自己平时想做但一直没有时间去做的事。当然也可以带着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享受和爸爸妈妈一起劳作的亲密共享时光。

5. 真正享受亲子在家的欢乐:家长们,无论是已经奔赴工作岗位,还是继续留守家庭,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高效地、充满爱意地、全身心地陪伴着孩子。让这个特殊的寒假,在 " 停课不停学 " 的同时,充分享受这个难得的亲子欢乐时光。

【写给小学高年级同学与家长】

作为高年级的小哥哥小姐姐,孩子们都知道面对疫情,居家隔离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待在家里,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也是在为抗疫情作贡献。父母和孩子一起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持稳定的状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和生活非常重要。

" 陶老师 " 有几点建议,给高年级的同学来参考:

1.面对疫情,重视而不惊慌:被困在家里的这些日子,父母和孩子都可能会有焦虑、担心和恐慌的情绪。其实,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可以增强大家对疫情的防范意识,促使大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进而对身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好居家生活有利于稳定心态。

2.亲子协商,共同规划家庭生活计划: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开始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想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居家共处的这段时光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划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机会。生活计划应确定睡觉与起床的时间,睡眠太晚、太少不利于健康,睡得太多也会让人精神不振,孩子的睡眠时间在 9 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各个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可以从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家务劳动等方面进行规划,既包含亲子互动项目,比如共同做饭、一起运动、讨论交流等,也包括独立活动时间,比如孩子完成作业,家长做自己的工作等。现在各大学习平台开发了众多网络学习资源,父母要协助孩子选择适宜的课程,纳入学习计划。

3.保持生活平衡,合理舒缓压力:按照家庭生活计划,有条理地生活、学习与工作能够帮助我们维持心态平和、稳定。学习当然是孩子生活的主流,孩子每天投入学习 5 小时左右为宜,家长的身教会影响孩子,家长可以阅读、做家务,或者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事情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听音乐、唱歌、下棋、弹琴、画画、看电影(电视)、朗诵等活动均可帮助我们调节身心,你也可以闻一闻家里的花香,看一看鱼缸里自由自在的鱼儿,你还可以做手工,玩乐高 …… 每天 30-60 分钟的运动是必要的,你可以慢跑、跳绳、跳舞、做操、转呼啦圈 …… 运动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也是纾解压力的重要方式。父母需要安排孩子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洗刷碗筷等,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做美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哦。通过网络适度与他人交流、互动,发展有益的线上活动,也是纾解压力的有效方式。

4.促进亲子沟通,共构和谐亲子关系: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大家都困在了家里,大部分家庭个体间的距离达到了史上最短。对亲子关系,这是考验,也是难得的契机。父母总是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能会期望孩子对自己有更好的安排和行为管理,近距离地接触,父母可能会感受到孩子越来越多的不足,可能会对孩子有更多的不满。如果父母无法感受到孩子的无聊、烦躁、焦虑,就看不到孩子的积极面;如果孩子无法体会父母念叨行为背后的忧虑,可能会对父母心生怨念。父母要学会看到并表达对孩子的欣赏与爱,父母的欣赏与关爱永远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5.化危为机,从疫情中学习:结合疫情,父母可以与孩子讨论看不见的病毒的威力、相关病毒防疫的知识,让孩子体会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面对病毒,人类尚未研制出特效药物,患病的人需要通过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毒的入侵,身体素质强者抵抗力强,免疫功能差者,抗病毒的能力弱,通过讨论让孩子切身体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家长也可以与孩子讨论做好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不仅关乎个人,还会影响环境;本次抗疫行动中,各行各业涌现出诸多感人事迹,临危受命的科学院院士、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默默做实验的科学家、加班加点的建筑工人 ……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讨论抗疫中各行各业所作的贡献,协助孩子探索其职业理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黄艳

(编辑 苏湘洋 王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