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社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前线,如何构筑严密社区防控网,坚决守住防疫的第一道战线至关重要。在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街道,有这样一群社区防疫 " 娘子军 "。口罩、马甲、表格,是她们的装备;战斗员、代购员、宣传员、信息员是她们不同的身份与工作;她们以真情服务居民,用工作传递信心,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战斗员——疫情不退,我不能休
△陈定宁
2 月 8 日,是长干里社区 3 号网格的网格员陈定宁退休的日子,在家人看来,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了。面对疫情,她第一时间请战," 我是一名老党员,疫情不退,我不能休。" 风雨中走访网格中的 122 户,劝返了外出居民 60 余人。两天时间,她只休息了 5 个小时。
1 月 28 日社区接到通知,要组织人员去临时医学观察点负责保障工作,她主动报名,住进了临时观察点。清扫楼道、垃圾清理、三餐配送、接送外卖、询问情况等等,凡事她总是抢在前面," 这个时期,被隔离群众心理上会有一定的焦虑和负担,干了一辈子的群众工作,做心理疏导,我能行。"
代购员——送货上门,传递温暖
△刘冬英
全面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但有的居民家中没有储备足够的生活品,年龄大的居民外出购买又不方便。居民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中华门街道的社区网格员化身代购员,主动服务,送货上门。
双桥新村社区 4 号网格的网格员刘冬英就是 " 代购员 " 的主力军。戴上购物单、拉着买菜车,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师傅,你家还缺点什么?我顺便帮你带点?"" 张阿姨,这是两斤芹菜、一颗卷心菜、一袋冻鸡翅,你看够不够?"...... 多问话、随手记、随手买、巡查社区、跑菜场,时间不长,居民和她就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小区封闭了,我们心却更近了," 居民如是说。
信息员——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孙媛媛
" 丫头,歇歇吧,别着急。" 社区王阿姨每次看见小孙都会心疼地说。" 谢谢王姨,这是我的工作,没事的," 来不及多说,又向下一处走去。8 栋筒子楼之间来回奔波,楼上楼下,小孙走肿了脚,敲红了手,讲哑了嗓子。
雨花村社区网格员孙媛媛所在的第 3 网格属于疫情防控的 " 重点区 "。虽然只有 186 户,但网格内外来人口占社区总外来人口的 50%。第一轮排查有接近一半的住户不在家。" 一户都不能漏,一个都不能少 ",是她给自已下的 " 死命令 "。
同步打电话,对未返程的劝阻,已返程在路的提醒防范,仔细交代入户前的注意事项;对电话已停用、微信未回复的居民天天上门逐一排查,通过张贴封条、邻里转告、晚间观灯、随时走访等方式继续查找,确保不遗漏。经过细致排查,网格内异地来宁 16 户,未回 30 户,其余 140 户未离开过南京。" 网格居民健康一线,不能有任何疏忽,守好网格门,让组织放心,让居民安心!" 看着最终的数据,小孙这样勉励自己。
宣传员——知识普及,增强信心
△郑文
" 今年春节不出门,新冠肺炎会害人。勤洗手,多通风,出门就要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若有外人归,社区来报告 ……" 每天一大早,路子铺社区第 4 网格的网格员郑文,就拿着小喇叭在网格里巡查宣传。
从防控开始的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告示,到每天通过微信群、QQ 群、朋友圈、抖音等及时转发防疫信息给居民,再到上门给居民发放防疫一封信、宣传手册,郑文做得有条不紊。
现在,她每天手握小喇叭,穿梭在小区每一条道路上,逢人必问,遇人必讲,及时告知外出人员做好防范。
" 每天能够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人影,真的不容易。"" 看到他们在社区,我们的心就定了,对未来也就更有信心了。" 居民评价说。(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秦萱 邵天才 袁忠洪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红艳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