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16
深晚报道|筹送防疫物资、挨家挨户排查…… 深圳扶贫干部坚守对口帮扶地防疫一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如今,深圳正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是深圳人,心里却也牵挂着对口帮扶地方的那些老乡们,他们就是深圳对口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这些肩负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扶贫工作队干部,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纷纷奔赴贫困地区,或捐赠防疫物资,或在防疫一线站岗,或为当地普及卫生知识。这些来自深圳的干部们,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在战疫工作中无私奉献,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筑牢守护村民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墙。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办副主任马超:

心系巴马,星夜兼程送去防疫物资

我是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的工作人员,2017 年 9 月份,我被派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成为驻县扶贫协作干部。

▲巴马县当地居民搬运防护物资。受访者供图

年前我刚回深圳,疫情就发生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巴马县众志成城,有条不紊地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巴马县及时设立了检查卡口,对年前从疫情发生地返乡的 178 人和经疫情发生地到巴马的 162 名外来人口均落实了医学观察,确保了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病例零确诊。

防疫措施虽实施起来,但巴马县防疫指挥部发现防疫物资严重告急。2 月 1 日,我们上报此事,深圳市大鹏新区领导高度重视,并安排深圳市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对口办)协调。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找到一个生产消毒剂的厂家,于一天之内筹措了酒精消毒液、酒精湿巾、医学专用消毒水等共计 108 箱防疫物资。

2 月 3 日下午 4 时,防疫物资刚从生产线搬下来,就准备装车出发。我和一位司机连夜将防疫物资从深圳送往巴马县。当时路上大雨滂沱,加上晚上视线不是很好,司机开得很慢。因为担心防疫物资送晚,我们仅在服务区稍作休息期间一直在赶路。终于在第二天 11 时,我们安全到达巴马县,此次星夜兼程送达的防疫物资有效缓解了巴马县物资紧缺的问题。

因为我是从外地来到巴马县,根据当地管理方法,必须得居家医学观察 14 天,所以我一个人住在宿舍。平日,我都是通过电话与巴马县防疫指挥部沟通,他们有什么需求及时告诉我,我再向深圳市大鹏新区领导反馈,后续深圳市还将送 5000 只口罩过来。

因为巴马县当地的医疗条件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出现,而物资上的需求是最紧迫的。我相信,在大鹏新区和巴马县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琏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振宇:

琏石村一心齐战疫

我是深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派驻河源的扶贫干部,2019 年 5 月,我正式就任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琏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开展扶贫工作。

▲唐振宇(右四)在琏石村疫情防控检查点。受访者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我已回深准备与家人共度春节。疫情发生后,1 月 23 日,我马上打电话和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在微信群里向村里了解相关情况得知,我们村里的 6 个村干部都立即停止休假,并第一时间在村委会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还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刘丙新同志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挨家挨户排查返乡人员。

当时,我心中最牵挂的还是村里的 50 户贫困户家庭,这些家庭外出打工的人员比较多,受到疫情的影响也会更大。

2 月 3 日,接到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及东源县工作组的指示后,我赶忙从深圳驱车赶回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琏石村。到了村里后,我第一时间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得知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广东,很少在湖北时,我心中的大石才放下。

当时村里疫情防控物资比较稀缺,2 月 6 日,叶潭镇政府发出疫情防控工作募捐倡议书,我们这些扶贫工作队干部也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相关单位反映,在对口帮扶单位深圳市委台办、河源市发改局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收到捐款 2 万余元和一大批消毒液、口罩,有效缓解了村里疫情防控物资紧张的状况。

为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切断疫情在村里的传播途径,2 月 8 日,琏石村正式设立了疫情防控检查点,并且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干部、村监委、乡村医生及热心村民组成的 " 琏石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 ",实行 24 小时轮班制,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体温检测和行踪登记。

检查点成立后,不少党员和村民代表纷纷主动站出来参与志愿工作,这让我特别感动。

现在,每天我都到设置在村口的检查点去查看,也时常参与日常值守。琏石村地处山区,一到夜间不但寒冷,蚊子还特别多,但村里一线防控的工作人员从不言苦不言累。

在做好出入口的检查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每天都对村道和垃圾中转站做消杀,卫生安全不留死角。

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罗浩民:

夫妻分隔两地,相互鼓励奋战防疫一线

我是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益田社康中心的一名公共卫生医师,2019 年 4 月,我自愿报名参加了精准扶贫工作,现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已有十个多月了。

▲罗浩民(左一)入户宣传疫情防控 。 受访者供图

接到福田驻和平工作组指示,2 月 3 日,我立即从梅州老家赶回二六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目前,二六村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村。同时,封闭了其他两条进村的小路,在另一条进村的主干道上设立临时检疫点,我与镇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轮流值守,村民进出村需要进行体温测量和出示村委开具的通行证。

二六村是省定的贫困村,户籍人口 1685 人,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平时常住人口不到 200 人。回到村后,我与村两委干部及包片小组长进行入户排查,对近期返乡人员进行登记,要求他们在家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14 天,不串门,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及时向村委报告。

每天,村里广播会播放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我与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村民家走访,发放《新冠肺炎自我防护指引》,告诉他们疫情防控期间不串门、不扎堆聚集、不走亲访友、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用各种方式引导村民科学正确应对、防控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村里的卫生站也是关键防控点,我积极联系村医,指导他们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好个人防护,谨慎接待发热病人,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务必按要求立即上报。

我的妻子王琼瑶,她是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事病毒检测工作。疫情出现后,我俩各自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有三个星期没有见面了。为了不影响工作,我把两个小孩带回老家交由父母照料。想小孩的时候,我们就通过老家父母的手机通话、微信聊天。我坚信,疫情一定会被战胜,到那时我和爱人就能安安心心见上面。

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桂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叶正鹏:

多措并举守住桂林村防疫线

我是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工作人员,去年 5 月份,我被派到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桂林村扶贫,成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对口帮扶桂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

▲叶正鹏 ( 右二)到各村小组,指导村小组长运用微信群落实各家各户身体情况日申报、汇总,实现村小组为单位的微网格化管理。受访者供图

疫情发生后,我立即从家里出发,驱车 2 个多小时后到达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桂林村。原本村镇以及紫金县指挥部建议我们在疫情稳定后再进村,但桂林村很大,要处理的业务基数也大,所以我决定提前回村。

在出发之前,我先跟中国银行申请防护物资,在防疫物资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单位还为桂林村筹集了数百个口罩,及一些消毒药水和免洗洗手液。以往我进村一般只带一个星期的必需品,但这次,我把行李塞得满满的:两箱方便面、火腿肠、罐头等。这次,我做好了 " 长期战斗 " 的准备。

到达桂林村的当天上午,我走访了村里所有的布控点,我们村有一条县道和一条市政道穿村而过,流量不小,管控起来难度大。回到村里,我和另外两位村干部讨论出了两个方案,一是进一步收窄管控口,二是加强检疫点的管控。

村里大路口原本有 21 个,我们封闭了 15 个,在保留的 6 个路口均设立了检疫点,并且禁止外来的车辆、人员入村。本村村民进出时,我们会询问他们出村的原因,如果不必要,我们会将他们劝返。村民们的饮食没有大问题,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一般外出就是采购生活用品。对此,我们提出了 " 就近三五成群 " 的原则,提倡村民和就近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一个 " 大家庭 ",派一个代表外出采购,尽量控制人口流动。此外,我们每天两次派流动广播宣传车在村内循环宣传防疫卫生知识。

因为桂林村下属有 13 个自然村,为了全面登记好村民信息,我们采取了 " 微信接龙 " 的方式。我们先教会各个村的村长如何 " 接龙 ",之后让他们收集村民的信息上报。2 月 11 日,我们开始推行 " 微信接龙 ",现在有十个村能进行 " 接龙 ",覆盖 70% 到 80% 的人口,报告内容包括各家各户的人数、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

检疫点的夜班值守是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尤其是最近开始降温、降雨,尽管有雨棚,环境仍然非常湿冷。但各个村干部、村小组长都相互体谅,争着值夜班。我们最大的检疫点一天轮六个班,每班四个小时。收集信息是一项庞大且繁杂的工作,有了这些信息,起码能够做到迅速追踪,有效开展医学观察。

检疫点每个班次由三个人负责值班,一个是村干部或村小组长,另外两个是外出务工回来的青壮年。有一个村小组的青壮年尤其积极主动地加入防疫工作,承包了那边检疫点的值班工作。

桂林村有 59 户贫困户,其中有 44 户因病、因残致贫,加强进出村管理之后,我们特别关注了这些贫困户,保证他们的药物供应。有一户贫困户有尿毒症患者,一周要出村做三次肾透析,我们每周给他提供六只口罩,保证他外出就医的安全。

现在,桂林村还面临很多困难,村内医疗防护物资非常短缺,之后希望能筹措到更多的医疗防护物资。由于疫情原因,桂林村已经停产将近一个月了,很多村民养的鸡、种的菜无法销售出去,我们中国银行打算继续帮扶他们,比如银行食堂会直接向桂林村采购食品,同时,我们也会帮助他们通过电商平台恢复外销。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周婉军 罗明 实习生 罗嘉慧 林永润 整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