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白雪银)" 你和别人打针的固定方式不一样!我记得你。"2 月 19 日,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睿发来抗疫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了与一位患者奶奶的日常。因为打针手法的不同,奶奶一眼认出穿着厚厚防护服的他。看到张睿来给自己打针,老奶奶一脸的笑容绽放开来。
△张睿与患者奶奶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医疗队员:张睿,苏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时间:2 月 19 日
地点: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 小伙子,又是你!"" 奶奶好!" 这是 29 床的奶奶,今天是她住院的第八天了,之前给她打过一次针。刚好昨天留置针又到期了,就拔掉了,奶奶今天正犯愁针会不会不好打,刚好看到我来给她输液,一脸的笑容绽放开来。
" 我记得你,上次就是你给我打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刚想说,奶奶你记性还真好,我们防护服裹成这样你还能记得我,奶奶便补充了一句:" 你和别人打针的固定方式不一样!"
这让我大吃一惊,奶奶的观察力竟然这么好,连我固定的方式都能看出端倪,可是我就是按照医院里培训的流程固定的啊,应该没做错吧。
" 刚刚看你给 28 床打针的时候,我就看着像你,现在一看胸口的名字,准没错了!" 好吧,奶奶您就是想说自己眼神好得很呗。
" 奶奶,今天准备打哪只手?" 我问。
" 你看哪只手好打,年纪大了,血管不太好,不过你上次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奶奶又重复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脸红了,我觉得更热了。两次核对后,我迅速打好了留置针,正当我给奶奶固定时候,奶奶说:" 对,上次你就是这样固定的,感觉很牢固,而且活动起来也比较方便。"
" 这是高举平台法,这样还能避免导管在皮肤上压出印痕。" 我和奶奶解释说。
" 挺好的,我喜欢这样固定。"" 谢谢奶奶 ",我简单的表达了一下谢意。临下班前,我找奶奶合了张影,祝她早日康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