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没有超声引导,再加上防护衣、外科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 ……2 月 19 日中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乔莉,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完成了江苏医疗队在湖北武汉的首例无超声引导的 " 深静脉置管 "。
2 月 13 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 204 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主任医师乔莉也是其中一员。
重症监护病区是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他病区如果出现危重型病人,都会转往 ICU。" 乔莉介绍说,从出发到整建制接管,再到接收病人,不超过 24 小时。"2 月 14 日,我们就收治了 200 多例重型病人。"
千钧一发!67 岁患者生命亮 " 红灯 "
2 月 14 日,一位 67 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因发热住进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感染病房,3 天后呼吸困难,手指脉氧饱和度降至 20% 到 60%,情况危急,转入重症监护病区。
收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接管的重症监护病区当天,医护人员就对其进行了无创通气,脉氧顺利升至正常水平,但两天后,病人再次出现脉氧下降。虽然医护人员紧急进行了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救治,但效果并不理想,两小时后还出现了低血压的情况。" 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这样的情况,哪怕不是新冠肺炎,也已经是生命垂危了。" 乔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作为主治医师,乔莉第一时间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与南京本部的新冠肺炎专家一道,进行了一场视频 " 云会诊 "。
根据患者的情况,专家组立即制定了最新的治疗方案。由于患者血压很低,必须进行深静脉置管,才能更好地评估体内血容量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治疗。
与时间赛跑!" 急诊女超人 " 打开 " 生命通道 "
" 深静脉置管术在有超声引导的情况下,10-15 分钟就能做完。" 乔莉说,超声引导就像是可视化的听诊器,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定位血管,迅速找到手术位置。
但现在时间紧急,客观条件有限,不仅没有超声引导,因为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医护人员还需穿上两层隔离服和一件防护服,戴好三层外科手套和一层无菌手套,穿刺手感大受影响。但时间不等人,乔莉医师果断表示:我来!
将患者摆放好穿刺体位后,乔莉熟练地用右手将患者头部转向左侧,反复认真地用左手食指、中指在患者右颈部寻找血管穿刺部位。1 秒、2 秒、3 秒 …… 不到 1 分钟,乔莉果断地说," 血管找到了,就在这!"
在颈部开展 " 深静脉置管术 " 需要和患者的头面部近距离接触," 我当时可能离她的脸部只有 20 厘米吧,感染风险还是很大的。" 乔莉介绍说,为了做好防护,减少职业暴露,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外科手套缺一不可。
虽然全副武装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但并没有影响乔莉的发挥,只用了 10 分钟迅速完成穿刺,半小时内就进行了颈内静脉置管,检测中心静脉压,及时为患者打开了 " 生命通道 "。
术后乔莉回忆道,和以往在医院的抢救不同,这次只能靠基本功和熟练的判断,但患者生命危急,容不得过多犹豫,穿刺时必须全神贯注,基本都听不到外面的声音,离开病房才方觉身上完全湿透。" 病人转危为安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慰。"
(通讯员供图)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特派记者 侯天卉 通讯员 周宁人 潘寅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