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小萍 刘永星 汪卫东 记者 高艺)2 月 22 日,晚上 9 点,微风阵阵,火神山医院的灯光倒映在知音湖,摇曳跳动。" 三个人要互相检查,确保严丝合缝。" 储兰芳正和两名队员一起穿着防护服,为上岗做最后的准备。
储兰芳是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2 月 22 日,是她在火神山医院度过的第 21 天。" 我夜值,明天早上 8 点下班。" 比起一个月前,她略显疲惫,鼻梁、颧骨处贴着创口贴。
当天早些时候,丈夫张永文发来了视频," 小兰,你在一线还好吗?我们都期待着你凯旋归来!"8 岁的女儿向她展示了蜡笔画,用稚嫩的笔触写着 " 武汉加油,妈妈保重 "。
" 算起来,离开他们快一个月了。" 回想一个月前,储兰芳在 1 月 27 日那天接到 " 召回应急分队队员 " 的通知后,立刻赶回医院。几天后,她写下了请战书,决心 " 出征一线、驰援武汉 "。
晚上 10 点整,储兰芳准时进入 " 红区 "。监测体征、测量体温、输液换药 …… 她们要负责整区患者的护理工作。
" 阿姨不用怕,这个不疼。" 今天入院的李阿姨,情绪有些激动,储兰芳理解她的内心:缺少家人陪伴,又刚刚进入陌生的医疗环境,情绪难免会紧张。抽取完血样后,李阿姨笑着说:" 姑娘,真是谢谢你。"" 我们每次都会耐心地解释操作内容,想通过热心的交流让患者缓解压力。" 储兰芳解释。
△为患者检查
由于防护要求,储兰芳戴着三层医用手套,厚厚的橡胶容易降低敏感性,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她和队友反复练习 " 一针见血 " 的技能,尽最大努力做到一次成功。
" 护士,我挂水的手疼,能帮我看下吗?"" 姑娘,帮我倒杯水吧。"…… 忙碌的背影中,只能通过防护服外大写的姓名来区分她们。
" 滴滴滴 ……" 凌晨 3 点,24 号床位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数值报警,储兰芳一路小跑,她一边给患者的嘴、鼻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边调整呼吸机压力参数。" 对于患者来说,我们一直站在床边守着,也是一种安慰。" 凌晨 4 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恢复到 90%,看着患者病情稳定后,储兰芳才松了一口气。
" 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和武汉邂逅 ……" 储兰芳感慨,去年五月,她计划到武汉旅游,但因为临时任务没有去成。当被问到疫情过后有什么愿望时,储兰芳满是期待," 春暖花开,我想带着女儿来武汉看樱花,也会来知音湖看看,那时这里肯定会很美。"
说话间,窗外东方初白、草木含露。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