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25
南京秦淮公安“60后”F4冲锋在“疫”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秦公轩 记者 季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巡特警大队有四位 "60 后 " 巡防老民警,面对疫情,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写下请战书,申请参战 " 疫 " 线。从军营到警营,他们坚守巡防岗位,成为防控疫情前线的 "F4"。

韦友昌:主动请战,连续坚守防疫一线

今年 54 岁的韦友昌,面对疫情,主动加入了第一批防疫应急处置突击队,驻守在秦淮区设置的留观点。

近在咫尺的防控 " 疫 " 线,在没有其他可供借鉴的条件下,老韦凭借多年一线工作经验,摸索制定管理工作流程。日常例行的测温、检查、消毒、护送等工作,老韦都用纸笔逐条的记录下来,每日定时向大队领导汇报情况。连续性的坚守,超过 12 个小时的日夜颠倒工作,年轻队员都有些吃不消,鬓角微白的老韦有时候也累得直不起腰。看见队员们辛苦劳累的样子,看见脱下防护手套,长期被洗手液和消毒水擦拭起皮的队员的双手,老韦也很不忍心,尽量能帮就帮,能多做就多做。" 我们的韦队总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做很多事,我们要向他学习,铆足劲头好好干!" 队员们感动地说。

在他用心细致的管理下," 爱心宾馆 " 也成为了一线示范驻守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李伯平:行家里手,后勤保障 " 急救 " 先锋

非常时期,李伯平没能兑现春节回家的诺言,选择值守在单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大队和警务站车辆使用率极高。受到疫情影响,在全市的修理厂几乎都没开门的情况下,40 多辆车保修都交给了李伯平。" 放心,保证处理好,不会耽误你们正常开展工作的。" 他总是 " 轻而易举 " 的这样说,背地里,他却抓耳挠腮,想尽办法,走廊里总是听到他忙碌的声音。

" 通知:在疫情期间,为保障大家的安全,从明日起,食堂不集体供应伙食。" 就在大家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深夜 11 点接到通知的李伯平却已默默在为大家安排。530 多人饭菜伙食,李伯平每日亲自去菜场买菜,忙得团团转。

他痛风发作,一只膝盖肿得跟馒头一样。但他瞒着所有人,偷偷吞了一颗止痛片,一瘸一拐又去为大队忙碌着。

庄树峰:勇于担当,战斗堡垒挂帅坚守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庄树峰始终冲在最前,从无例外。庄树峰在分局组建的应急防控疫情处置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中被任命为支部副书记,第一时间制定了留观点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帮助大家全身心投入防控工作。

从年初二开始的坚守,每日的 " 疫 " 线,从未停歇,而他还是精神满满。伴随着疫情的 " 升温 ",危难关头,他再次主动请缨,带领着 20 名队员加入了第三批防疫突击队,驻守在隔离防控的第一线。

" 我是一位老党员,我需要作出表率,每个同志的辛劳付出总能使疫情防控工作朝胜利的方向更进一步,年轻的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从警之路,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他坚定地说道。

陈淑平:严阵以待,处突力量 " 沉着 " 排兵

" 防疫就是命令,一线就是战场,我要求组织安排我去一线。" 陈淑平是大队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的老同志。

大队长张鹏看着眼前这位老同志如此坚定的眼神:" 老陈,你需要留在更重要的岗位,我们的 200 名特勤队员需要你,这同样也是一线。"

疫情当前,他选择留守和队员同吃住,从防控工作开始就一直没有归家。为保证队员们的日常生活日不出错,他制定了 " 六洗三测两消一管 " 的措施,即饭前饭后洗手,早中晚测量体温,不少于两次的日常消毒,队员家属疫情接触的管控。

他没有一丝的懈怠,每日坚持队伍训练,做好战前动员、鼓舞斗志,随时配合领导的安排部署,集结队员迅速执行防控、巡防工作。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f4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