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25
财经猎豹 | 健身直播“云撸铁”:流量狂欢背后的生意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谷伟)最近,不少人迷上了 " 云撸铁 "。健身直播火了,乐刻、Keep、超级猩猩,各路机构的教练纷纷上线,各种直播课流量惊人。不过,流量狂欢并不能直接给这些健身机构带来多少收益。业内人士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疫情过后,健身还是会回归线下,但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带来的增量市场,可能给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王先生朋友圈截图

健身教练纷纷 " 上线 ",各路平台大显神通

在南京珠江路经营一家私人健身工作室的王先生,也是这家健身房的明星教练。从大年初六开始,王先生就在开始每日直播健身课程,从健身入门的 " 如何合理制定健身方案 ",到中级的营养搭配法,课程涉及理论和实操,内容相当丰富。

" 每天都会花一至两个小时备课,一般是准备明天或者后天的课程,还会根据网友提问,总结一些常规问题,在下次直播的时候解答。" 王先生告诉记者,一开始直播只有十几个人看,后来人越来越多了,现在已经直播 11 场了,人气最高的一场有一百多个人同时观看。" 平时就是一对一上课,直播那么多人看,还是挺紧张的。" 说到这,王先生有些害羞。

王先生只是这段时间转战线上的众多健身教练之一。疫情开始后,各类健身房纷纷暂停营业,但宅家的健身需求却不小,直播课程也纷纷开了起来。

互联网健身品牌乐刻运动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大年初二开始,公司就发动所有教 练上传自己的小视频,带着大家在家做运动。后来又在抖音、快手和西瓜视频开了直播的课程 ,一天大概有七节课。目前主要平台的视频累计播放量已经有 17 亿左右,直播健身课程 20 天, 全网观看量 432 万。

健身软件 Keep 则在 2 月 17 日请来了李佳琦助阵,用魔性语音为屏幕前的观众加油打气。PP 体育从 2 月 5 日起就上线了健身直播课程,一周七天,每天长达 9 小时,课程涵盖搏击操、瑜伽、普拉提等。

从数据来看,类似 KEEP、超级猩猩一场直播有时高达 10 万人同时观看,PP 体育的健身课,一场直播平均 400 至 800 人观看,高峰时段可能上千人。此外,很多 " 初来乍到 " 的个人教练,观看人数远少于大号,但也纷纷赶着 " 入局 "。

市民:在家锻炼很方便,直播内容有点 " 水 "

播得起劲,屏幕前的人们练得怎么样?你在家葛优躺,真的有人瘦掉了四五斤。

对于工作三年的国企员工吴伟来说,疫情之下的这个超长假期,是他度过的最充实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 7 点半起床,吴伟准时跟着中医馆的直播群,一起晨练八段锦,然后开始一天的 " 云 " 工作。下午结束工作,6 点左右,吴会继续打开体育运动平台直播,跟着健身教练一起做有氧运动。

" 别的不说,我还真的瘦了 5 斤。" 吴伟告诉记者,以前也办过健身卡,报过团操班,但是总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不去上课。" 又要换衣服,路上还耽误时间。" 吴伟说,这次疫情,跟着直播,不用思考,跟着教练在家锻炼,方便不少。吴伟坦言,自己也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样身材,主要是活动活动,增强免疫力。

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很多人也抱着和吴伟类似的想法,疫情之下,锻炼是增强抵抗力的最好方法。今年过年刚过 50 岁的邹阿姨,是个不折不扣的瑜伽发烧友,可以独立完成倒立式、蝎子式等高难度瑜伽动作,是瑜伽友眼中的 " 专家 "。

不过邹阿姨有个偏好,就是喜欢跟着老师一起做运动。" 哎哟,感觉没有老师在,就没有氛围,自己一个人就不想做。" 让邹阿姨意外的是,虽然疫情期间瑜伽馆不开门,但自己瑜伽馆的老师也做起了直播,线上教学。于是她立马让女儿帮她安装软件,每天准时观看。

" 怎么讲呢,确实和平时花钱上的课程有区别,干货不多,比较适合初学者。" 邹阿姨认为,其实有时候运动就是个氛围,虽然教学内容不太 " 合口 ",但她看到很多网友留言互动,气氛热烈,也就继续跟着练下来。

健身教练王先生对于自己的直播初体验表示,之前从没想过用这种方式讲课,作为体育项目,还是需要面对面教学,学生有些动作不规范的地方,还是需要及时去纠正。他认为,相比实操课,理论课其实更适合线上教学,直播这种形式很好,但不是万能公式。" 比如一节搏击课,可能有基础的人就不多,很多动作要领都没法透过屏幕去学习,久而久之,网友也不会继续看了。"

△抖音上各类健身直播层出不穷

直播提升网友运动习惯,市场整体受益

不论是健身视频还是健身直播,这段时间的流量增长都相当惊人。但流量狂欢能弥补门店停业带来的损失吗?

乐刻运动公关总监杨书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公司全国 500 多家门店从春节前就暂时停业,而 公司的收入 85% 以上来自线下,随着门店闭馆,房租、员工工资等还是要支出,所以损失确实 不小。不过好在公司不依赖预付制,财务模型相对健康,现金流目前还未有压力。至于线上的 视频、直播等课程,初衷是以公益性为主,鼓励全民在疫情期间宅家运动,提升抵抗力,传达 阳光积极的心态。在第一步做稳后,乐刻将开始把线上轮子做得更齐备,打通线上整个商业模 式,让 " 第二个轮子 " 跑起来,最近也上线了一些收费的线上训练营课程,从 7 天到 21 天、28 天的都有,反响也很好。

他认为,健身始终还是一个线下的业务,疫情只是一个黑天鹅事件,过去之后最终还是得依赖线下的服务。现在做直播,也收到很多网友线上的反馈,提升的只是网友的运动习惯,但最终能有多少转化为线下的客户,目前还不好说。只能说未来全民健身的整体渗透率提升,市场蛋糕做大之后,各家健身机构都会受益。

△ pp 体育每场直播观看的人数不少

带货还是带 " 人 ",各有各的生意经

事实上,要通过线上引流 " 带人 "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前超级猩猩创始人曾对媒体表示,他们的公众号关注人数超过 100 万,但付费用户只有 40 万。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关注了却不消费。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 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达 983 亿,近年复合增速超 12%,远高于成熟健身市场国家。但到 2017 年为止,中国前十大城市健身会员渗透率仅有 0.97%,不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十分之一,健身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除了引流,也有机构打起卖货的主意。做健身社交平台起价的 Keep 就将 15000 个瑜伽垫带到了李佳琦的直播间,三十多秒就被抢购一空。

资深投资人夏泽民对记者表示,疫情可能给健身行业带来两个变化,一是线上线下打通的系统辅助式健身可能兴起,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像宅家的一些健身器械需求会大幅增加;二是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更高,一些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饮料市场将会爆发。

国泰君安研报此前研报也认为,随着健身文化快速扩张与养成,健身教练培训、健身器械供应、健身营养品等健身周边服务业将率先突围,成为最大受益者。

相关标签

健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