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26
深晚报道丨为责任也为梦想而坚守,龙岗区二院三代护理人冲在疫情第一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简称 " 龙岗区二院 ")的护理人挺身而出,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70 后:护理战线上的领头人

" 等疫情结束后,我再回家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起,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林凯思至今都没有好好休息。

疫情发生后,龙岗区二院作为全市 49 家发热门诊指定单位,成为了全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前沿。如何协助医院精准布防,合理分配护理资源,确保疫情防控中护理工作能科学有序、精准施策、防控到位就是林凯思最关注的问题。

" 护理部主任是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头人,是联系院领导和全院护理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我要好好带着护理姐妹们,既要防控好疫情,也要保护好她们。" 林凯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结合龙岗区二院的人员结构和所辖区域特点,林凯思将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地划分,组建了发热门诊、交通检疫点、布吉汽车站、深圳东站等多支护理队伍,确保护理资源实现布吉片区点、线、面全覆盖。

由于布吉片区人口稠密,特殊时期要实现护理人员的合理轮换是个大难题。为此,林凯思多次深入临床一线,收集发热门诊、急诊、儿科等科室的工作情况,根据接诊量和工作项目,将各个防守点值班的护理人员分成四个梯队,确保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有人可用,有人可替。

除了深入一线部署护理防控线之外,林凯思还要为护理人员协调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精炼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简洁易操作的步骤流程供临床使用,确保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减轻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保障防控工作科学有序。

日夜忙碌的工作,让林凯思几乎忘了自己还是个未完全康复的病人。她在 2018 年底医院体检中,因右上肺出现肿块,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诊断为右上肺浸润性腺癌,并进行了手术,直到现在仍需要定期到广州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 我的身体状况目前还比较稳定,我在,才能和护理姐妹一起帮助更多人。"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林凯思同为医务人员的丈夫也是责任在身,全力在一线抗击疫情;而她正在学医的儿子,正沿着父母走过的路,在向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断前行。

80 后:与病毒距离最近的人

布吉片区某个城中村的居民楼门前,唐淑妮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她的同事古丽霞一起,核对采样名单上的房间号和姓名。

" 我之前是呼吸内科的护士,疫情一爆发我就写了请战书。" 咽拭子采样是为了尽快检测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是否感染,为社区 " 排雷 " 的重要工作,而执行这项工作的人,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为了尽快为社区 " 排雷 ",龙岗区二院 35 家社康的医护人员在第一轮挨家挨户上门检测登记后,开始对 4000 余名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进行采样。唐淑妮被分配到长龙社康协助采样。

在咽拭子采样时,采样人需要近距离接触居家医学观察的人,风险极高。为了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通常都是一层常服、一层隔离衣、一层防护衣,还要戴上 N95 口罩、护目镜和帽子,穿上后整个人几乎被闷得喘不过气。城中村的房屋多半没有电梯,联防联控的三人小组只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提着工具箱一层层爬到居民的家门口。

确定没有找错人后,唐淑妮敲响了正在居家隔离人员的家门:" 您好,我们是长龙社康的医务人员,需要给您做一些检查,麻烦您开一下门。"

在简单地寒暄、登记之后,唐淑妮让受检人员脱下口罩并坐下来,躬身将鼻咽拭子深入患者的鼻腔进行采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守在一旁协助的同事们心中捏了一把冷汗:" 这时候如果患者突然打个喷嚏或者咳嗽一下,采样的人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咳嗽出的分泌物飞溅的轨迹。"

采样结束后,唐淑妮和同事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储存好采样标本之后," 三人小组 " 熟练地打开工具箱处理产生的医疗垃圾并进行消杀。随后他们又继续前往下一户待采样的人家。" 离病毒最近的人,听起来很可怕,可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她说。

等到完成当天的采样回到社康,已经晚上 7 点多了,唐淑妮穿着防护服已经有 11 个多小时了,她脱下防护服时衣服早已湿透。然而,这一天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她还要和同事们一起录入每一户采样信息,等待标本被运走 ……

90 后:护士的护理梦

" 之前我在护理部做干事,每天朝八晚五,主要做一些管理工作,我父母很开心。但,那并不是我想要的。" 龙岗区二院 90 后护士张梅华心中有一个护理梦。

她总是会想起刚毕业那会儿,患者一句简单的谢谢就可以让她开心好久。虽然护理工作平凡、劳累、经常加班,还要上夜班,但看着一个个自己护理过的患者健康出院,这样的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她多次提出希望到临床一线去,在 2019 年 8 月份,张梅华的申请终于被批准,成为了内分泌科的一名护士,过上了三班倒的日子。

1 月 23 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科室群里发布了要派人到发热门诊进行支援的通知。张梅华看到后,主动找到护士长并表示: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去吧!护士长起初考虑到她年龄最小,并没有立刻同意,张梅华向科室递上了请战书,第一个冲向前线。

前往发热门诊之前,张梅华就研读了所有医院下发的疫情相关的文件,练习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确保自己能随时上岗。但是,防护装备的穿脱并不容易。

因为动作不熟练,张梅华每次穿上防护服后就已经满头大汗,根本无法进行后续的护理操作。为了尽快上手,她每天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护目镜的水雾起了又散,没有消散的勒痕和手套下泛白的双手都是她工作留下的痕迹。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护理人员,在龙岗区二院,她们不约而同的许下誓言:一定会坚守下去,直到最后一例患者痊愈回家!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胡菁 编辑 李剑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