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26
发放补助、号召献血、科技驰援……在宁高校师生纷纷行动,助力抗“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向滞留在湖北的师生发放抗疫补助金,号召在宁教职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自驾前往武汉提供科技支持 …… 近日,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等多所在宁高校师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举办线上特殊班会、号召献血、发放补助、科技驰援等,用实际行动参与抗疫,共克时艰。

暖心!南农为湖北籍师生发放每人 1000 元补助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向目前留在湖北当地的师生,每人发放 1000 元补助,支持大家购买一些防护用品、学习生活物资等。

" 师生平安就是学校最大的牵挂,学校始终与大家紧紧站在一起。" 与 1000 元补助同时发送的,还有来自学校的一封慰问信。" 希望目前在湖北疫情最严重地方的同学们,能够好好保护自己,一定要平平安安地返回学校。"

" 感谢学校,感谢国家!"" 南农大真心实在,太赞了!" 收到学校的关爱,同学们都很开心,也更加期盼战胜疫情重返校园。

2 月 24 日,南农园艺学院的师生们还举办了一堂特殊的 " 云上 " 班会课—— " 同心共战疫,青春不虚度 "。学院老师分别与群里的湖北籍同学一对一建立联系,关心生活和学习状况。同学们也为他们加油打气,分享个人防护的方法,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体育委员给大家提供了健身方法,心理委员每天分享科普知识,缓解大家的焦虑,学习委员鼓励大家完成新学期的学习任务。" 园林专业 191 班站主任赵瑞老师介绍说,班级同学每天都在线上一起学习交流," 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临。"

驰援!南师大教授自驾武汉火神山医院,应急处置医疗废物

疫情当前,收治了大量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该如何安全处理?2 与 22 日,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参与研发的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火速调至火神山医院。作为 " 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 " 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南师大环境学院王风贺教授也主动奔赴抗 " 疫 " 一线,紧急支援火神山医院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

为便于开展工作,王风贺教授决定自驾前往武汉。出发当日,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褚惠萍、院长王国祥为 " 最美逆行者 " 献花并送行。王风贺教授郑重承诺:" 一定不辱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师大环境人’ "。经过长途跋涉,王风贺教授于 2 月 22 日下午到达武汉。第二天一早,王风贺教授便 " 全副武装 ",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设备调试运行。据介绍,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可以缩短固定式医疗废物焚烧模式,即专用运输车拉着医疗废物,分别在各个医院完成清运后,返回医疗废物焚烧厂卸货、焚烧处置这一传统模式。在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中,火神山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经过焚烧炉高温焚烧,可以实现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和减量化,不仅提高了处置效率,而且避免了病毒在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等过程中的二次传播风险,确保疫区医疗废物在原地得到安全、有序、高效解决,尤其适用于目前以重量轻、体积蓬松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置。

厚重的防护服、密不通风的口罩、被汗水模糊的护目镜,每天工作结束,王风贺教授都是汗流浃背,脸上留下了口罩和眼镜的深深勒痕。连续几天超大强度工作下来,非常辛苦,但是王风贺教授说,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也是一名抗疫战士,能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抗疫一线,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王教授表示,他将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为战胜疫情拼尽全力,直到这场战役完全胜利。

感动!响应倡议,首日就有 30 余名教职工参加献血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地出现献血采集困难、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2 月 24 日,为积极响应南京市《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启动血液应急保障预案的通知》要求,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工会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倡议,呼吁全校健康适龄教职工主动报名,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倡议一经发出,首日就得到了全校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 2 月 25 日下午,南城院 30 余名教职工分批来到新街口校区,参加集体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

据介绍,为防控疫情,避免人员聚集,此次献血分批进行,并对献血点进行了严格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每位献血者自觉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并根据工作人员指引认真填写献血登记表、测量血压、抽血化验。他们中既有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既有放弃休息时间从家专程赶来的专业教师,也有寒假期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行政人员,大家争先恐后,义无反顾。

学校招生办王超老师是位 " 献血达人 ",从 2009 年至今,连续 11 年不间断地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超过 2600 毫升。王老师说 :" 献血是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对己无害、对别人有益,尤其在疫情期间,这种付出更有意义。" 在他的带动下,招生办半数以上职工都参与了无偿献血。审计处的孙灵雁老师自己无偿献血的同时,还带动家人一同参与;科技处的刘晓艳老师,从上世纪 90 时代就开始无偿献血,年纪轻轻已经是位献血 " 老兵 "。校长陈社育,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昌宝也带头献血。" 近几年,我校义务献血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去年有 300 多名师生自愿献血 9 万多毫升。这次在防疫的特殊时刻,学校主动与市血液中心联系,号召教职工勇敢献血、奉献爱心、支持抗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贡献。" 周昌宝说。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仲茜 通讯员 许天颖 李琳 徐翎 金燕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