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阻击疫情的重要防线,在龙华区观湖街道,各社区、企业各显神通。从社区工作者们 " 十二时辰 " 防控记 " 疫 ",到各重要防控卡点 " 换装升级 " 成 " 红色堡垒 ",再到 5G+ 红外测温系统 " 上岗 " 担当员工健康的 " 守门人 "…… 一系列堪称 " 硬核 " 的举措,防控、复工,井然有序的背后是社区防疫战中无数基层凝结的智慧,也为这个城市提供了社区 " 防疫样版 "。
智能应用 " 简直太方便了 "
" 解放 " 卡点值守人员双手
" 紫、黄、白 ……" 随着屏幕前一幅幅 " 人体 " 热感成像,出入人员通过测温点实现 " 秒 " 过。
从 18 日的早班高峰开始,观湖街道企业佳能精技立志凯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体温检测点实现智能测温,过往员工陆续从架起的红外探测器前走过,卡点值守人员只需短短 1-2 秒钟,即可通过系统 " 火眼 " 识别员工健康状况," 解放 " 日复一日的双手登记工作。
随着复工、返深大潮的来临,产业园区、社区防疫排查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利用技术手段,减少人员接触,提高信息收集效率,正是观湖街道投放首批 5G+ 红外测温系统的初衷。
这套智能系统在社区卡点试 " 值守 " 半天后,润城社区锦鲤二村的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喊出了 " 简直太方便了 "。观湖街道工作人员李飞表示,红外线热感成像仪不仅强化了卡点的防控力,一方面可以解放出值守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防疫服务中;另一方面,系统可以有效识别并向防控工作人员提示发热人员,大大降低了人群等待时交叉感染的风险。
随着首批 5G+ 红外测温系统在观湖街道各个社区、产业园区卡点的陆续 " 上岗 ",智能应用也让体量庞大的防控工作变得轻松安全。更进一步促进一线工作的规范,帮助社区、企业筑起 " 防疫墙 "。
红色堡垒、暖心驿站
守护社区百万人口
" 大叔,麻烦出示一下你的 i 深圳二维码。"
居民周大哥回答:" 好的,咱们这还换‘新’装啦。" 工作人员何云随即用 " 疫查通 " 系统从后台扫描到了居民周大哥登记的信息,周大哥很快被放行。经过两天的紧张施工,观湖街道润城社区锦鲤二村防疫监测点完成 " 换装升级 ",由简易帐篷更换为舒适、耐用、美观的箱式房。
锦鲤二村防疫监测点是观湖 18 个重点防控卡点之一,该片区不仅居住有 2000 多居民,还有一条商业街、一家农贸市场和一家超市,人流车流密集。随着街道复工复产工作安全有序推进,出入该片区的人流由此前的每天三百多人上升到目前的超千人,原有的简易办公条件和监测方式亟待 " 改变 "。
" 已经形成默契动作了,大部分居民都会提前准备好二维码,而且‘疫查通’系统和 i 深圳数据互通互联,信息统计起来很方便。" 何云表示。
升级后的锦鲤二村防疫监监测点,集成了测温防疫、视频监控、现场办公登记等功能,能满足不利气候条件下值班的工作要求。体测检测也由人工检测升级为 5G+ 红外测温系统完成。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党员先锋岗,还被作为临时党支部阵地。" 五个 100%"、" 十个一律 " 和《致观湖街道居民朋友的公开信》,构筑起疫情防控一线 " 红色堡垒 "。此外,监测点还设置便民服务点、快递、外卖存放处,张贴了 " 疫查通 " 使用指南等,成为方便居民的 " 暖心驿站 "。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除了升级 18 个重点卡点外,观湖街道还引进 " 专业物管 " 强化卡点防控力,发挥战 " 疫 " 云平台、红外线热感成像仪、规范服务、技术支持等软硬件优势,进一步完善各卡点的 " 阵地 " 功能。
此外,除了卡点的一线放空,观湖街道在各个社区还启用了智能外呼系统、智能门磁装置、社区微脑电子通行证系统、天眼系统、钉钉防疫健康打卡系统等,覆盖辖区所有居家观察家庭,避免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街道还有针对性地开发居家观察人员服务保障小程序,扫描二维码就能享受代购、就医、跑腿、垃圾处理等服务。
"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居家观察人员身体状况 24 小时有效监管。" 观湖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智能外呼机器人,可定期自动对居家观察人员进行逐个电话访查,并在对话中采集体温、咳嗽、腹泻等症状数据,或确认是否有疫情发生地旅行史、返程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接触人群等信息。系统采集完成后自动进行数据汇总,形成数据统计分析报表,大大减轻疫情防控工作强度。
深圳晚报记者 邹曾婧 王秋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