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29
江苏最美防疫先锋|刘立生:逆行700多公里,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李子璇 通讯员 张红梅)" 我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工,想着能为医护人员修‘战壕’很自豪,医院建好后可以收治更多的病人,国家就能早日渡过难关。"2 月 28 日,回忆起 1 月 31 日凌晨 2 点到达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情景,刘立生说那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他从未见过如此紧张的工作场面。

△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刘立生来自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小桥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经验的水电工人。困了就倚在墙边眯一会儿,饿了就吃泡面,在建设火神山医院的 5 天时间里,刘立生总共休息了不到 20 个小时,和工友们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武汉火神山医院从项目开始到竣工仅耗时十天,在 " 中国速度 " 的背后,是建设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努力。

" 孤军驰援 " 被拒,他写下请战书表决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刘立生今年 35 岁,常年在上海做水电安装工程,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与家人团聚。春节前,他和往常一样赶回老家过年。刚到家的刘立生就加入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的队伍,他把防疫措施编成顺口溜,录到喇叭里,开着收割机在邻近几个村转了好几天。看到村里有些人买不到口罩,他就找人帮忙自费买了 2000 只口罩送给村民和负责防疫宣传的工作人员。

△ 刘立生

" 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不断驰援武汉,我就很想为武汉做点什么。" 听到武汉要火速建设火神山医院时,刘立生觉得自己的技能可以派上用场,产生了去做志愿者的想法。经过多方打听,1 月 30 日,刘立生终于联系上招工方,但由于报名人数远远超出了需求量,且刘立生 " 孤军请战 ",单开通行证不便,无法安排车辆,招工方一开始婉拒了他的好意。

△ 刘立生的 " 请战书 "

驰援武汉的决心毫不动摇,刘立生找来工友李兴文同去火神山,两人一拍即合。为表明决心,刘立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写了平生第一封请战书," 本人刘立生,江苏淮安人,长期从事水电安装、暖通工作,会电焊 ......" 这么一封坚定的 " 请战书 " 送到了招工方手里,打动了招工方,同意了他的请求。

争分夺秒抢时间,5 天休息不到 20 小时

" 能去。" 刘立生父亲点点头,没有过多言语。1 月 30 日晚,拿到通行证的刘立生立即自驾前往武汉。7 个半小时、跨越 700 多公里,他和同伴到达了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听到了乡音,看到了同乡人。" 灯火通明,到处都是人,还有机器轰隆的声音。" 刘立生热泪盈眶,他告诉记者,自己干了这么多年的工地,从未见过这样紧张的状况,因为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赶进度。顾不上休息的刘立生迅速投入了 " 战斗 ",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 4000 多名志愿者一道,奋战在工地一线。

火神山施工现场

" 再有 3 天,72 小时,4320 分,259200 秒,医院就会陆续呈现在国人眼前 "。困了就找个地方眯一会儿,饿了就用温开水泡面凑合一下,只为了节省时间,不影响施工进度。刘立生告诉记者,许多工友 24 小时不睡觉,他能做的就是快一点,多做一点,在制作组装完风管后,听说缺安装排风系统的工人,他又立马赶去帮忙,这 5 天里,他几乎没有跟家里人联系。

△刘立生(右)在施工现场

2 月 4 日,刘立生所在的施工区域交付完工,他在朋友圈写道:又是一个 24 小时,愿众人的努力能早日战胜疫情。在火神山医院的 5 天时间,刘立生总共休息了不到 20 个小时。

△刘立生 ( 左 ) 回乡后

再次请愿参加雷神山建设,捐赠物资给战友们

" 医院越早建好,国家越早控制疫情,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平安。" 刘立生告诉记者,一开始妻子是不同意他去的,他告诉妻子,不去会后悔一辈子,就像是到邻居家去救火一样,都没人去何时才能建好。火神山医院竣工后,刘立生主动要求参加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由于前期工作强度大,考虑到他的身体健康,施工方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

" 没想过要工资,当时只想着能参加建设就行。"2 月 5 日,刘立生回到了淮安市,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作更多的贡献。他拿着施工方硬要给的工资,想方设法购买了抗疫一线紧缺的防疫物资—— 50 个 KN95 医用口罩、100 个护目镜、100 瓶消毒液、1000 副医用外科手套 …… 捐赠给了建设雷神山医院的 " 战友 " 们。(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