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恰当、合理的消毒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一些市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 " 消毒运动 "。过度的消毒措施到底有无必要?对人们来说真的利大于弊吗?为此,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联合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公众开展 " 群众对合理消毒的认知与行为 " 大型公益调查。截至 2 月 17 日,共收集到 2841 份调查问卷。
调查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居民的消毒意识和正确认知均较高,83.76% 的居民有使用消毒用品消毒的习惯,其中经常消毒的居民占比是 26.37%,偶尔消毒的居民占比是 57.39%。大多数居民对 " 消毒有助防疫 " 的观念持肯定态度,并付诸行动。
▲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95.39% 的公众认为 " 含氯消毒液和酒精不能混在一起使用 ",其中,在不同性别群体认知上,男女正确认知比例均在 90% 以上,相比较而言,女性正确认知比例高于男性,高出 4.39 个百分点。常用的消毒液有医用酒精、含氯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消毒粉)等,事实上,含氯消毒液在使用时不能与洁厕灵、酒精等混合使用,混合后可能产生氯气,氯气是剧毒气体,人体吸入后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
▲调查结果
关于消毒的原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控指南》中指出,正常情况下以清洁卫生为主,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型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消毒。但对于一些民众来说,这一消毒原则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 " 安全感 "。事实上,过度消毒会污染环境、伤害人体以及危及生命。
市健促中心专家建议,居家消毒要合理,平常清洁为主。如果家中没有外人到访,也没有疑似症状,无需每天消毒。常通风、勤洗手,做好清洁就行,消毒剂不要滥用。如果曾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特别是刚从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回来,应用衣服消毒剂清洗衣服。
市健促中心专家表示,有传言称食醋中的醋酸可破坏病毒结构,产生杀灭病毒的效果。实际食醋中的醋酸含量一般较低,远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另外,消毒剂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很多强效消毒剂刺激性很强,浓度过高可能会伤害人体,因此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在室内尽量避免喷洒的方式消毒。浓度 75% 的酒精消毒燃点较低,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室内使用时禁止采用喷洒方式进行消毒,应采取擦拭方法避免洒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发生火灾。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