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线,基层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主动担当,不分昼夜、不惧危险、不辞劳苦,毅然奔走在疫情抗击的最前沿,从中涌现出一群敬业爱岗的优秀工作者。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联合推出 " 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 全媒体行动,报道坚守防控疫情一线的基层优秀医务工作者,记录他们的工作点滴,弘扬社会主旋律,唱响南京医疗好声音,打造温暖人心的健康南京。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本期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邵成红: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作为一名社区护理人员,我们不能拿起手术刀为病人解除病痛,但可以通过对慢性病和常见病的跟踪监测、规范管理,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居民们的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 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主管护师邵成红,是一名党员,从事医疗卫生服务二十年来,用细致入微、科学规范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和喜爱。
在疫情面前,她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守护在疫情防控的社区第一线。1 月 20 日中心设立预检分诊点,她第一时间报名主动承担起预检分诊工作,为中心站好第一道岗,测量体温、筛查登记、疫情防控宣教等管理工作。事无巨细、有条不紊,在与发热病人的问诊接触中,毫不退缩。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集中医学观察点亟需业务骨干增援,她主动请缨,大年初三晚上毅然进驻集中隔离观察点。她接到即刻进驻的电话时,全家正在吃晚饭,即使父母心中有千般不舍,丈夫孩子有万般无奈,他们都没有开口,因为知道邵成红那倔脾气。" 我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党员,奔赴防疫战场,是义务、是责任、更是担当!" 舍小家为大家,不仅是医者职责所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在观察隔离点的 14 天里,每天都是全副武装,严实的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鞋套、防护镜,一样也不能少,穿戴顺序也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天早上一次、下午一次对隔离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每次持续工作近三个小时,防护服不透气,穿上一会儿就觉得闷热难受,每次工作结束都是汗流浃背。
她还负责每天两次的物体表面、空气及衣物消毒工作,这也容不得丝毫的松懈。有的隔离人员情绪波动较大,除了必要的医学检查之外还需安抚和疏导,不管白天黑夜,铃声就是集结号,就是冲锋号,她迅速穿好 " 战衣 ",投入战斗。当所有工作顺利完成后,已经很晚了,口罩和护目镜在邵成红的脸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她不觉得疼,也不觉累,因为她是战士,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为了能早日战胜疫情,值得!
1 月 30 日,大年初六一大早,邵成红就收到了一连串的祝福:生日快乐!原来,这一天是她的 43 周岁生日。这个生日虽然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但是能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为更多人远离病魔而努力,这个生日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顺利完成集中医学观察驻点工作后,邵成红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得知单位社区防控人手紧张,她又挺身而出。无论多晚只要接到通知,她就立刻出发,会同公安民警,街道、居委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对居家隔离观察者进行排摸,发放医学观察告知单、监测居家隔离对象的体温、登记信息、整理《居家隔离观察解除告知单》、通讯联络 …… 井井有条,从社区防控一线回到办公室,她也是忙得一刻都不能停歇,数据信息接收、汇总、分类,外加紧急任务的上报 ……
从第一声发令枪响起,已经一个多月,每天的忙碌,眼睛充血、颈椎不适、体力不支接踵而来,但邵成红无怨无悔,从不言弃。在小家,她是母亲、妻子、女儿,而在如今的岗位上,她就是防线、就是无畏的战士。正是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基层医务工作者,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始终坚守着,筑起一道坚实的社区防控网,为人民健康坚守好第一道防线。
通讯员 吴月华 彭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峻 任红娟
(图片倪素兰摄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