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华区卫生健康局结合密闭车间人员和场所特点,制定了《龙华区企业密闭车间新冠肺炎预防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据介绍,《指引》分为通风系统消毒管理、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应急管理措施三大方面,该指引为龙华区首创,辖区企业的密闭车间、无尘车间等可参照该指引开展新冠肺炎情况防控工作。
该指引内容如下:
一、通风系统消毒管理
1 粗效过滤器。增加一套备用粗效过滤器。粗效过滤器应每周更换 1 到 2 次,更换下来的粗效滤网用有效氯 250mg/L-500mg/L 消毒水浸泡 30 分钟,清水清洗,吹干或晾干后重复使用。
2 中效过滤器。增加一套备用中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应 1 个月更换一次。更换下来的中效过滤器可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臭氧消毒器消毒,再用吸尘器或气枪吹尘后重复使用。
3 高效过滤器。增加一套备用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应每 6 个月更换一次。更换下来的高效过滤器可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臭氧消毒机消毒,再用吸尘器或气枪吹尘后重复使用。
4 中央送风组合风柜。应当全新风工况运行,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
原集中送风中央组合风柜无杀菌装置的,如果条件许可,采用以下消毒措施:
1)可以在回风柱或回风墙内加装紫外线消毒组件或光催化酶杀菌装置。
2)可以在回风管内加装紫外线消毒组件、高压等离子杀菌装置或臭氧消毒装置。
3)可以在组合风柜内加装紫外线消毒组件、高压等离子杀菌装置或臭氧消毒装置。
4)如果为非 24 小时工作制车间,在工人休息时间,组合风柜内可使用臭氧发生器消毒 30 分钟,在全新风状态下运行不低于 3 小时换气,达到充分通风换气的目的。
5)延长通风时间。每天下班后,通风系统应当继续运行 1 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二、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1)在进入密闭车间前应再次对员工进行体温监测。体温正常(体温<37.3 ℃),且无异常症状(如干咳、气促等)并佩戴符合要求口罩的人员才能进入。
2)工作人员进入密闭车间前,应按照 " 七步洗手法 " 的要求进行洗手和消毒,消毒后方可更衣、风淋进入工作间。
3)进入密闭车间后,工作人员应全程、全时段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密闭车间工作人员应当勤洗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4)非工作人员、临时人员等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密闭车间,如确需进入,需经厂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对临时进入人员(包括外来人员)进出应进行监督、登记,同一时段进入人员应严格控制在 3 人以内,来访及接访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并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询问其近 14 天活动轨迹。
5)以班组为小单位,每天开展健康筛查,重点筛查有无发热、干咳、气促等症状,并如实在健康登记册中记录。
6)设立健康管理员,负责收集单位员工健康状况,按规定向区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员工健康状况。
7)做好更衣间、风淋间、茶水间等公用设施的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流水生产线须配备快速手消毒剂等卫生用品。工作人员须提高自我卫生管理能力。
8)如有发热 ( 体温 ≥37.3 ℃)、干咳、气促等异常症状的员工,应立刻报告健康管理员和车间主管,采取就地隔离措施,并电话告知社康中心或街道 / 社区居委,按要求及时送至就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
空气质量要注意
对于工厂内的密闭车间,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间环境是否适合工人作业。对此,《指引》提出,企业车间应增加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三套不同级别的备用过滤器,并详细列明了不同级别过滤器的更换周期与消毒方式。针对保障密闭车间通风效果的中央送风组合风柜,《指引》提出,中央送风组合风柜应当全新风工况运行,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此外,《指引》规定,每天下班后通风系统应当继续运行 1 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员工健康管理很关键
疫情期间,尤其是在企业的密闭车间中,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尤为关键。对此,《指引》在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方面提出了八点要求,包括在进入密闭车间前应再次对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工作人员进入密闭车间前应按照 " 七步洗手法 " 的要求进行洗手和消毒、工作人员应全程、全时段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非工作人员、临时人员等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密闭车间等。
在应急管理措施方面,《指引》指出,当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确诊病例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停止使用密闭车间通风系统,并在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由专业消毒公司对通风系统进行消毒,经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此外,《指引》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对密闭车间也提出了相应的人员管理措施,包括对高风险岗位新入职人员或复工人员上岗前进行核酸检测,旅行史、接触史调查,对高风险人群实行封闭式管理等。
深圳晚报记者 邹曾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