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蔡坤 记者 吕洁)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安新村社区,27 岁的陈嫱,刚熬过一段 " 提心吊胆 " 的日子。她的丈夫作为支援湖北的护师,已在武汉的重症监护室里奋战了一个多月。她的父母则在社区里忙着防疫宣传,为出入居民测体温。" 他们都是志愿加入的,我又骄傲,又担心。" 陈嫱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她说,自己要守好小家,让家人安心战 " 疫 "。
△高伟在武汉时的工作照
丈夫去武汉,先斩后奏
" 我老公报名去武汉,是‘先斩后奏’。" 陈嫱的丈夫高伟,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师,也是一名 "90 后 " 宝爸。在接到关于组派护理人员队伍前往湖北抗疫一线援助的通知后,医院迅速发出号召,高伟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怕家人担心,他一直没把这件事说出来,临行前几天,他装作不经意,跟妻子 " 坦白 "。" 虽然很担心他,但他有这份责任感,我有什么理由不让他去呢?" 陈嫱为丈夫剃短头发,备好行李。2 月 2 日,高伟与其他 5 名同事,跟随江苏省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
高伟被安排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在疫情最严峻的那段时间,陈嫱知道他忙,从不敢主动给他打电话 。每次都是高伟抽空打来视频,看看她和儿子,简单报个平安,就匆匆挂掉。" 在视频中,就能看出他很疲惫。" 最近,随着疫情逐步控制住,丈夫说话的语气也明显轻松了,这让陈嫱很欣慰," 希望他早点回来,分开一个多月了,我有一肚子话想跟他说。"
△左一为陈旭,在社区防疫工作照
父母齐上阵,守护社区
" 女婿身在武汉前线,我们也该把后方安顿好!" 陈嫱的父亲陈旭,是一家公司的老员工,得知社区的防疫工作缺人手,他第一时间登记报名。每天协助工作人员,在驻点为出入人员测体温,排查登记车辆信息等,白班夜班轮轴倒。很快陈嫱的母亲也加入进来,进行社区防疫安全宣传、测量体温等工作。有时候遇到小区里不配合的居民,老两口就耐心安抚和解释。
父母和丈夫都去战 " 疫 " 了,陈嫱自己也要上班,家里一岁半的宝宝,白天就交给婆婆照顾。" 每天看父母忙碌着,我要是不上班,也很想参与进来。" 陈嫱给父母买了防护服和口罩,跟他们说了很多防疫事项。她告诉记者,她现在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这个小家,让自己的亲人,踏实在外面,守护好社会这个 " 大家庭 "。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