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08
武汉凡人英雄|ICU护士长钟小锋:66天24小时值守,每天都有惊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姓名:钟小锋

年龄:40 岁

身份: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3 月 8 日下午,作为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奋斗者代表,武汉市肺科医院 ICU 护士长钟小锋登上了国新办的记者见面会。

心脏复苏、面罩给氧、气管插管 …… 从 1 月 3 日到现在的两个多月里,钟小锋和她的战友们坚守在疫情战况最激烈的阵地上,几乎每天都有惊险的情况发生。" 不少同事都睡在科室里,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我们 24 小时都在的。"

以下是钟小锋的口述:

24 小时不出舱,每班 10 小时以上

我们是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可以说全市最危重的病人都在这里。1 月 3 号我们接收了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9 号科室里的 10 张病床就已经全部收满。过年前后疫情暴发,那时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全国的支援还没到,只能靠我们自己和院里其他科的小朋友连轴转。

22 个小护士 24 小时不出舱,里面最小的才 19 岁,都很年轻。大部分就睡在科室里,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人手最紧张的时候,虽然每班的排班时间是 8 个小时,但几乎每个人都超过了 10 个小时,困了、累了就稍微打个盹,一出状况就冲回病房。

进入我们这里的病人有创通气率达到了 100%,气溶胶和痰液喷溅的情况都是无可避免的。不过肺科医院本来就是传染病医院,平时科室会收治一些重症的结核患者,他们传染性也很高,所以我们除了防护做得更仔细一些外,平时怎么操作,现在还是怎么操作。

这里的病人 50% 上了 ECMO

以前进病房只需要戴 N95 口罩和一层外科手套,现在不但增加了一层手套,还戴上了防护面屏、护目镜,穿上了防护服和隔离衣。防护服对于体力的消耗太大了,人员扩充后,我们的排班从一开始的 8 小时降到了现在的 5 小时。再加上不能吃,不能喝,无法上厕所,我们不少人都穿上了纸尿裤,以防万一。

100% 的有创通气,90% 的血液置换,50% 的 ECMO 使用率 ……ICU 的病人是没有家属陪护的,吃喝拉撒都由我们照顾。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接收些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大部分还可以进食,但基本上吃两口就不耐受了,喘气喘不上来,一顿饭吃上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态。

现在科室里的病人都是病情比较重的,全部都上了有创呼吸机。为了让一些躺着的患者肺部均匀,把里面的痰清理出来,我们需要帮他翻过来趴着,每两小时就要查看一次。原本挪动一次就不容易,男护士都要用全身力气才能搬动,更不用说现在戴着呼吸机、拖着氧气瓶了。

心愿:平平安安送出最后一位患者

‍‍ 我们每天早上会仔细帮患者从头到脚擦洗一遍,几个护士同时去做,还要花掉半个小时的时间。每个星期还会帮他们洗一次头发,不过现在有些病人的头发比较长了,我们也会帮他修剪。

危重症患者心率下降、氧合降低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抢救对我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一旦出现异常,护士和医生第一时间就冲出去了,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

我记得有一个从外面刚刚转过来的病人,还没进病房就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进门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了心肺复苏,甚至都没来得及过床。连续按压了至少 20 分钟,病人才复苏成功,转移到了我们的床上。

从接诊第一例到现在已经 66 天了,陆陆续续出院了不少病人。还记得转出的第一个病人,是我和另外两个医生把他送出去的。当时我问他,我能不能给你拍张照,让其他的患者和家属看到你就能充满信心,他笑得特别开心。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平平安安地送出最后一位患者,让科室里的小朋友们也能够平平安安地回家。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特派记者 侯天卉

相关标签

武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