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当天,却正值健康驿站接收人员的高峰期,他扑在战疫一线,全然忘记自己的生日,直到母亲打来电话送祝福。当晚 9 时许,家人终于把他盼回了家吃饭吹蜡烛,一边微信回复联络员信息、一边接电话协调工作,事后他竟记不起那顿饭吃了什么。直到凌晨 1 点在妻子的提醒下,他才 " 停 " 了下来,好好看起了女儿制作的生日卡片。看着看着,他就流泪了 …… 他是廖建州,龙岗区坂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一位战疫工作人员,更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 在女儿成长的重要阶段 , 我少了些许陪伴,内心很内疚。但在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家人能理解我的工作,还是让我很感动。" 廖建州如是感慨。24 小时全天候待命,凌晨三、五点接到电话已是他近来的日常。舍小家、为大家,这个战疫时光中的 45 岁生日,对廖建州而言,变得比往常更意义非凡。
" 真心想与你们交朋友 "
大年初二,廖建州就义务反顾踏上了战疫之路。疫情初始,有些人对直接接触疫情发生地籍贯返深人员心里多少有些抵触。廖建州主动请缨,上门参与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返深居民的信息采集工作,引导他们做好自我医学观察和个人防护。
随着辖区城中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他再次主动请缨到发现确诊病例的象角塘社区雪象新村参与防控工作,认真把好小区出入口这第一道关卡。雪象新村围合前完全是开放式的城中村小区,人流、车流量大,流动租户、老年住户相对较多,又正值返深高峰,廖建州偶尔也遇到不理解甚至辱骂工作人员的情况,但他仍耐心地对居民进行思想引导和防控知识宣传,短短几天练就了 " 磨嘴皮子 " 功夫。
▲廖建州在雪象新村卡口值守
" 真心想与你们交朋友。" 这是一位医学观察期间情绪波动很大的中年男子,在离开健康驿站时对廖建州说的一句话。原来,在驿站进行医学观察时,廖建州与辖区派出所、区二院(社康)两名负责人的手机号码成了他的 " 暖心热线 "。不仅如此,廖建州还几乎每日上门家长里短地陪他聊天,为他舒缓心情 ," 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危不危险,只想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遇到每一个特殊人员,廖建州总心心挂念,想尽办法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为健康驿站接收人员进行上门疏导服务
一路逆行,成为辖区健康驿站的 " 探路人 "
说起健康驿站,廖建州正是街道其中一位 " 探路人 "。2 月 16 日,坂田街道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即刻设置昆季酒店为健康驿站,将(经)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统一管理。廖建州便是这健康驿站的主要负责人。
健康驿站是辖区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线,必须在管控、服务等各环节紧密衔接,不能有纰漏。一夜之间,社区、派出所、医院、酒店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用电话、微信各种方式呼叫廖建州。由于之前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每天只能利用中午及晚上的休息时间,学习 " 吃透 " 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一边摸索一边实践。2 月 21 日、2 月 23 日,廖建州再协助设置山水、木莲庄酒店两家健康驿站,其间查漏补缺,连续总结出三个健康驿站工作指引及多个应急方案,为后续新的驿站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
▲带队做好健康驿站无缝转接、管控工作
截至 3 月 2 日,坂田街道先后设置的五家健康驿站,共累计入住医学观察者 1384 人,累计转出 1216 人,大大减少了社区传播的风险。3 月初,疫情发生地籍贯人员接收量逐渐减少," 接收 " 与 " 转出 " 的效率大大提高,坂田街道决定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个别驿站,保留维也纳酒店驿站,其他三家驿站分别转为急用或备用 " 阵地 "。此时,廖建州再次选择逆行,主动承担起辖区唯一一家驿站的无缝转移、管控等工作 ……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通讯员 王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