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孙旭晖)现在,各地很多企业都陆续复工了,工人们也逐渐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残疾人找到合适工作,在减少人群集聚,降低感染风险的同时,也能赚钱养家,宿迁市部分街道、社区与爱心企业对接,把货送到残疾人家中,通过居家就业的方式,开启广大残疾的就业新模式。
△ 张澄江一家在家里做些简单手工,提高收入 街道供图
每天上午十点多,宿迁市区西楚庄园小区内,33 岁的张澄江都会带着父亲和妻子一起在家里做婚庆用品,一根筷子,两只气球,经过简单的套叠,就形成了一个半成品了,这种简单的操作对于左肢残疾的张澄江来说,并不吃力。
" 因为脑出血,我的左边肢体偏瘫,老婆智力有问题,她的个子又比较小,所以我们俩都不太好找工作。" 张澄江介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最近,所在街道将部分手工订单交给了张澄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 联系到了一些企业,有简易加工的手工项目,可以让他们在家里就业,提高大家的收入。" 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姜子钦表示,疫情期间,在家里做点简单的手工活,既降低了因为人群集聚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又可以照顾家里,增加收入,对像张澄江这样的家庭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
" 我虽然只有一只手能动,但一天也能做三四千个,挣几十块钱。" 据张澄江介绍,做工需要的材料,每天有专人运送到家,做完活,又有专人前来收取。
这样的居家就业模式,让当地的 20 多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了实惠。" 后面会继续联系更多的企业,把工作机会向残疾人群体开放。" 姜子钦介绍,这些残疾人在居家就业过程中,每天的工资都是日结,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便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