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宗青)" 艰难终将过去,坚守会赢得光明 "" 春来复工生产急,两手抓住出奇迹 "…… 这些诗句都是 " 晏子诗社 " 成员写的,爱诗的老人们用朴实的语言歌颂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也鼓励被疫情困在家里的人们,以诗抗疫。
△很燃!一群热血的老年诗人 " 以诗抗疫 "
最新一期的《晏子诗社(诗讯)》将这些诗歌集结刊出,每一首都感人。" 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那样做‘逆行者’,但我们想拿起笔尽一点绵薄之力。" 社长李雷告诉记者。
△《晏子诗社》抗疫主题诗歌
今年 73 岁的李雷,退休后坚持 " 文化养老 ",读书写诗成为他的日常,并担任了 " 晏子诗社 " 的社长。诗社成立于 2017 年年中,是从南京市鼓楼区热南街道晏公庙社区 " 老来乐 " 读书会分离出来的,当时读书会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不少人写诗,写完就发到群里,由大家点评,还有人想写古体诗,但是不会写,就聘请了南京钟山诗词研究会的两位副会长来授课," 晏子诗社 " 由此诞生。在街道总工会的支持下,之后又办起了《晏子诗社(诗讯)》进行內部交流,调动成员写作的积极性。
" 晏子诗社 " 目前有成员 52 人,都是爱读书写诗的社区退休人员。新冠肺炎突然爆发,大家决定出一期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诗词,也为抗疫尽一些力。征集信息发出后,收到了百余首投稿,有的成员一口气写了十首。对于这次疫情灾难,大家有太多的话要说,很多情感想抒发。
" 凡事皆有两面,其危亦蕴其机。身不病,难感知生命之贵。人无危,难筑起大爱之堤。" 这是孙建国在他的诗《春夜思——有感于 2020 年这场瘟疫》写到的一句。疫情固然是灾难,但是大难中依然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就是诗歌传递出的力量,以诗抗疫也是一种奉献。
因为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晏子诗社(诗讯)》的印刷成为难题。李雷不会使用电脑,就将这些诗逐一从三个微信群里复制出来,再通过视频跟印刷厂的人联系,来回修改,往返了七次才定稿。这一期《晏子诗社(诗讯)》共 8 个版,从百余首投稿中选了一部分进行刊登。选取的过程略艰难," 好的诗词太多了!" 李雷一口气报了一串诗词作者的名字。
之前诗社每个月都会进行两次诗词知识的学习,疫情期间没法正常开展学习,但是每个成员都没有放下笔,坚持创作。" 武汉敞亮了,江水欢腾了,中华大地又是繁花似锦。" 在诗人的笔下,春天如期而至。
△ " 晏子诗社 " 成员合影
【部分诗选】
《战斗无需彩排,胜利是光明的晨曦》(作者:左远庆)
没有彩排
人人都是素材
每天是 24 小时的剧情
一场与新冠病毒大战的戏
就这么惊天动地地铺开
我们没有可歌可泣的情节
我们没有伟大口号的设计
每一位医疗战士
都在用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意志
诠释着生命导演的角色和人民战争的续集
《战疫情》(作者:小茶壶)
风潇潇,雨淋淋
风风雨雨传疫情
城空空,门紧紧
城城门门锁人行
路已断,车已停
路断车停难省亲
牵挂你,牵挂我
牵牵挂挂梦不停
《春夜思——有感于 2020 年这场瘟疫》(作者:孙建国)
凡事皆有两面,其危亦蕴其机
身不病,难感知生命之贵
人无危,难筑起大爱之堤
民无灾,难燃起众志成城之炬
国无难,难激发民族振奋之志
牵挂患者的,是华夏民族十四亿人的缕缕亲情
赶赴灾区的,是兄弟省市一队队的白衣天使
涌向湖北的,是汇流成河的爱心救助的物资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