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帮助自己获得安全感、平静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并善加利用、帮助社区恢复日常运转、感受到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结,对将来怀有希望,是让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的、重要的途径。
面对疫情,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及社区效能感?
面对疫情,如果我们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技能和资源,并能对其善加利用助己助人,帮助家庭恢复正常功能,这将促进我们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如果我们还能为社区为社会做一点事情,例如,在帮助学校重新开学、企业恢复生产中尽一点儿微薄之力,就是在为我们整个社会恢复健康心态做出贡献。
一、感受并运用自身能力、力量和资源来帮助自己
面对疫情,我们并非只能束手等待,我们能够感受并恰当运用自己的能力、力量和资源,能进行选择,做到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1.让自己身处安全或相对更安全的地方,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2.选择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疫情相关信息,积极响应政府倡议;
3.学习自我安抚技能和减压方法,保持身心平衡;
4.根据各自的角色,在疫情防控的相关指引和框架下,尽早恢复学习、工作、探究、社交、玩耍等行动能力;
5.选择不信谣、不传谣。
二、运用自身能力和资源恰当地帮助他人、社区
1.帮助亲友做好个人防护或隔离,响应政府号召,减少交叉感染,不给社会增加负担;
2.从实际帮助和情感支持等不同层面关爱亲友,用多种 " 爱的语言 " 与他们互动。例如,用肯定的言语表达肯定、欣赏、鼓励和包容;用精心的陪伴与他们从事共同的活动;用服务的行动为对方做他 / 她喜欢的事;用恰当的身体接触表达情感;用送礼物的方式表达关爱。
3.利用微信、短信等方式,恰当传播疫情防控的正能量;
4.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参与抗击疫情的相关工作、捐钱捐物,当志愿者等,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徐斌 / 插图
面对疫情、如何获得联结感呢?
面对疫情,感受到自己不孤单、有人与您肩并肩手牵手,有人成为您的后盾,打断隔阂、孤立和疏远,是我们度过困难的强有力方式。
一、与关爱自己的人联结
1.主动联系并关心关爱自己的亲友,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分享信息、聊聊家常、吐露心声、送出祝福,讨论共同关切的事情。
2.帮助家庭内部增强联结。
3.翻看过去的照片、视频等,回忆美好时光,感受亲情友情。
二、与同事、邻居、社团、协会、社区等联结
1.通过微信群、电话、网络等方式表达问候和善意,分享信息,参与讨论;
2.及时了解疫情相关信息、重要新闻报道、政府社区及工作单位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倡议,与同事、同道等保持联系,参与共同行动;
3.生活中向邻居、保安、清洁工、服务人员、社区管理人员等点头微笑,释放友好,表达谢意,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与自己联结:与我们的内在自我联结,不再感到空虚寂寞
1.每天花些时间照料自己的饮食和健康;
2.时常做做呼吸练习、正念练习,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感受身处此时此地,感受与自己与环境的联结;
3.接触能安抚情绪的物件,例如,喜欢的毛绒玩具、护身符、照片、信件、衣服,喜欢的音乐、诗词、书籍、影视作品等;
4.把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做自己的陪伴者;
5.回想与关心关爱自己、保护自己、引领自己的人相处的时光,感受联结;
6.做与自我联结的想象练习。时常在安全、平静之所,做内在帮助者练习,想象一个对自己有引领作用的人或物,遇到困难时向其请教,等等。
(以上内容来自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编写的《抗击新冠肺炎大众心理自助手册》)
深圳晚报记者 徐斌 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