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袭,ECMO(体外膜肺氧合仪)作为危重症患者救治中 " 兜底 " 的治疗手段,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对危重症患者来说,ECMO 是最后一根 " 救命稻草 "。
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抢人。2 月 23 日,为满足湖北对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需求,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 ECMO 资源。3 月 14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中央指导组了解到,从 2 月 23 日至今,已经有 53 台 ECMO 紧急调运至湖北。
据统计,全球现有 ECMO 约 1200 台,其中中国内地约 400 台。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满足湖北省、武汉市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根据武汉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武汉医疗专家组在与中央指导组的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 50 台左右 ECMO 设备的支援需求。
现阶段 ECMO 设备完全依赖国外生产、国外采购。同时,由于 ECMO 的操作要求高,生产流程复杂,厂家都是按需生产,库存极少,短时间内的国际采购数量无法满足救治需求。
如何快速调集成为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面临的最大难题。
2 月 23 日晚,物资保障组向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发出第一批 ECMO 征集指令。9 家中央本级医院连夜动员相关科室,第一时间拆卸、打包设备,制作设备、耗材清单。
△接到第一批征集令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迅速调集设备和耗材
2 月 25 日,首批 10 台 ECMO 抵达武汉。从接收征集令,到第 10 台设备运抵武汉,不过 30 小时。
据了解,全国 ECMO 设备存量约 400 台。" 只要能救人,拿去用!" 接到征集令后,不少医院将耗材和技术支持专家的联系方式随设备一起发往武汉前线,随时提供远程技术指导。
如果说 ECMO 宝贵,ECMO 耗材更是宝贵。相较于价格一两百万、可重复使用的 ECMO,一套耗材不仅只能供一位患者使用,而且价格将近 10 万。就在所有人担心因缺乏耗材而无法发挥 ECMO 作用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仅送来了 1 台设备,还支援了极其宝贵的 30 套耗材、30 套动脉及静脉插管以及 30 套穿刺包,极大程度缓解了耗材短缺的问题。
2 月 26 日,在第一批 10 台 ECMO 的基础上,物资保障组向各地医院发出第二批征集指令,只有一台 ECMO 的医院,不再征调;有两台以上 ECMO 的医院,在保证本部心血管科、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支援湖北。
河南 5 台,山东 2 台,山西、辽宁、安徽、福建各 1 台 …… 第二批征集令发布的当天,11 台设备运抵武汉,其中河南 5 台全部来自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据了解,这 5 台设备是郑大二附院刚刚采购、尚未投入使用给的全新设备。
在征得中央指导组同意后,疫情结束后,征调的 21 台设备和耗材,将以 " 借旧还新 " 的方式予以补偿,并加倍返还耗材。
" 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物资保障组向各家医院通报情况和表示感谢时,听到最多的一句反馈。
17 小时空中接力彰显中国速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迅速开展协调工作,实现了医疗物资从严重不足到应配尽配。
2 月 25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请中国红十字会从国外采购并捐赠的 13 台 ECMO 抵达上海和南京。26 日凌晨,13 台 ECMO 运抵武汉。
2 月 26 日,16 台由保利集团从德国费生尤斯集团采购并捐赠的 ECMO 已达启运条件。按照正常流程,从德国法兰克福运抵武汉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迅速开展工作,协调民航局、国航、海关总署、邮政航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开展航空接力,以确保这批设备 2 月 27 日能够运抵武汉。
2 月 27 日凌晨 3 点,16 台 ECMO 运抵德国法兰克福机场。16 台设备和相应耗材需要占用大量运输空间,国航当机立断,将部分旅客行李挪至客舱,为 ECMO 腾出货仓空间。危机时刻,经过紧急协调,国航迅速完成所有必要手续,腾空而起,搭载救命设备飞向北京。
在国航满载救命物资飞往北京时,海关总署已向北京海关发出指令,作出迅速清关要求;民航局已协调空管部门,做好国航落地和邮政航空转运准备;邮政航空也已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待命,随时准备接洽物资。
2 月 27 日晚 8 点,16 台 ECMO 搭乘邮政航空抵达武汉。17 个小时的空中接力,令德国生产厂家赞叹不已,大呼不可思议。
一路绿灯,特事特办。一场夜空中挽救生命的逆行,彰显中国速度。
WHO 总干事高级顾问:如果感染,我希望在中国治疗
有人说,当病人一只脚踏入鬼门关时,上有创呼吸机;当病人两只脚都踏入鬼门关时,上 ECMO。根据世界生命支持组织(ELSO)的统计数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 2018 年 7 月,ECMO 的总体成功率为 56%。而现代快报记者从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了解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期对于危重症患者救治中,湖北省 ECMO 的总体成功率达 60%,部分医院成功率更高。
据了解,目前集中在湖北的 ECMO 超过百台,其中武汉约 80 台。2 月 23 日,WHO 专家组完成在武汉的考察后,WHO 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表示," 如果我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希望能在中国治疗。一家医院拥有五六十台呼吸机、5 台 ECMO,连欧洲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实际上,2 月 24 日后,武汉集中收治重症的多家医院,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水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特派记者 侯天卉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编辑 张宇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