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 2020 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正式公布,涉及跨境贸易等 14 个重点领域。疫情期间,外贸企业对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需求更加迫切,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物资的快速流动,更有利于稳定外资外贸和市场信心。深晚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该关将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方面发力,围绕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和进一步降低合规成本的目标,多措并举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制度创新简化流程
实现通关 " 零延时 "
近日,信义集团公司的 32.5 吨汽车玻璃准备出口,9 时 40 分从横岗工厂出发,11 时 21 分在码头闸口接收到海关放行指令后,运至盐田港泊位直接装上中远海公司旗下货船,11 时 41 分该批玻璃即装载完毕发往加拿大。
这得益于深圳海关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中创新的 " 抵港直装 " 作业模式,通过该模式,企业提前申报的无需查验的出口货物,在运抵码头后即予放行,承运车辆可直接驶抵货船泊位,并直接吊装上船。较传统通关模式,新模式可为企业压缩 1 天左右的通关时间。
▲ " 抵港直装 " 打造出口直通车,无需查验的出口货物运抵码头后即直接吊装上船。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关部门通过多形式制度创新提升通关效率,着力推动通关 " 零延时 "。在顶层设计上整体统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调研,部署和落实促进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同时,通过在陆海空全领域推广提前申报、汇总申报等创新举措,实施 " 两步申报 "" 两段准入 " 改革,进一步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创新实施进口货物 " 船边直提 " 和出口货物 " 抵港直装 ",最大限度简化通关手续和单证,实现通关 " 零延时 "。
制度创新也给企业带来了 " 政策红利 "。深晚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今年 1 至 2 月,通过开辟港区场外堆场供企业还柜、推广 " 无接触通关 " 和 " 不到场查验 " 等举措,盐田港实现进口量 " 逆势增长 ",进口合计 8 万标箱,同比增长 10.8%,其中,民生类物资(肉类等)1.7 万标箱,同比增长 25.9%。
▲蛇口海关通过 " 船边直提 " 作业模式快速验放一批口罩生产设备。
科技创新提高 " 用户体验 "
全面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除了制度创新,深圳海关还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 " 用户体验 ",进一步围绕智能便利,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一方面,丰富 " 网上办事 " 功能,包括推广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互联网 + 海关 ",开发关企直通的减免税申报系统推出 " 关税保证保险 " 线上投保等,提升办理海关业务的无纸化和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联网对接,实现 " 网上稽核查 "" 网上认证 " 等作业模式,借助科技力量提升监管效能。
同时,打造 " 掌上海关 ",开发 " 深圳海关移动服务应用 ",实现海关业务 " 指尖查 "" 掌上办 "。3 月 5 日,深圳海关正式进驻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 APP"i 深圳 ",目前已上线 102 个通关服务事项。
据悉,截至 2020 年 1 月,深圳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 2017 年分别压缩 52.1%、77.4%。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海关将继续坚持有利于提升口岸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总结提炼防疫物资通关 " 零延时 " 经验,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联合深圳有关部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口岸营商环境。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