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2 月 11 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共 8 名护理骨干,随江苏援湖北医疗队进入黄石进行支援。田月香、刘杰、秦悌芳、姜利霞、马洁、葛玮、王婷婷、夏月这 8 名护理人员,被分成了三个组,分别为黄石驻地宾馆物资保障组、黄石市中心医院隔离区和黄石市中医医院重症护理组。至 3 月 16 日,她们已在黄石战 " 疫 " 前线工作了 36 天,目前黄石中心医院危重病人已经接近清零,16 日开始她们陆续进入轮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个多月以来,她们的黄石 " 收获 "。
田月香:每一步工作都要仔细再仔细、小心再小心
田月香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的护士长,也是一名有着 15 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同时是此次医院支援黄石的队长。刚抵达黄石时,田月香被分在物资保障组,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物资接收、整理、分发及队员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每天下货、审核、然后将接收到的物资按照不同的防控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根据不同岗位的感控需求,为医疗队员配备不同的防护用品。
△田月香
" 每天都要从早上七八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常常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物资就是‘弹药’。" 田月香说,这些防护用品直接关系到医疗组队员们的安全,所以她们每一步工作都要仔细再仔细、小心再小心。
后来与田月香一组的王婷婷要被调去临床工作了,她知道后第一时间和领导请示要求一起进入病房一线," 作为她们的领队,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保护她们。" 田月香坚定地说,领导赞许并安排她进入黄石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工作,执行护理工作期间,她与队员们齐心协力为患者们服务。现在因为工作需要她又回到了物资保障组,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依旧如初。
刘杰:齐心协力,完成了很多艰难的操作和任务
刘杰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也是黄石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组分小组的一名小组长。" 我们在黄石支援 1 个月,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黄石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 刘杰说:" 病房里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当地的护理人员每天承受着心理及生理上的巨大压力,我们的到来是给她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大大缓解了黄石护理姐妹们的压力。"
△刘杰
刘杰说,这段日子里,她和黄石的护理姐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工作中,她和组员们齐心协力,完成了很多艰难的操作和任务。因为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黄石市中医医院的重症患者逐渐减少,剩下的 3 个重症患者转移到了黄石市中心医院继续治疗。她说,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她和组员们被重新分组后进入中心医院重症护理组继续工作。离别前,她和姐妹们约定了 " 换个阵地,继续作战 "。
秦悌芳:真正体会到了 " 辛苦 " 的含义
秦悌芳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曾是黄石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组分小组的一名小组长。来黄石支援一个多月,从黄石市中医医院转战到中心医院,回忆起这段时间,秦悌芳感慨地说," 以前觉得辛苦只是一个词,现在真正体会到了这个词的含义。"
△秦悌芳
防护服里湿透的衣服、洗皱的双手、一个晚上抢救两次患者后透支的体力,让这位女 " 战士 " 愈战愈勇,她说,作为这个小组的组长、年轻护士们的老大姐,要为大家做个榜样,保持初心、磨炼技能,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更多的重症患者夺回健康。" 胜利已经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一定能坚持到底!"
姜利霞:护士是一种有担当的职业
姜利霞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主管护师,中共党员,曾在黄石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目前转战到中心医院。在黄石的一个多月,姜利霞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会用写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心理做个简单的梳理,记下近期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总结。她说,护士是一种有担当的职业,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强大的内心,遇到患者有不良情绪,还需要给予他们安慰和陪伴,直到患者战胜病魔。
今年 31 岁的姜利霞说,这次黄石支援之行,让她此生难忘,她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姜利霞
马洁:相信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马洁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管护师,来黄石的一个多月中,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上班穿着袜子还要裹上保鲜膜,层层包裹到小腿,这是前辈们的经验,目的是更好地保护自己,除了对病人进行专业的护理操作外,还要负责整个病房的消毒杀菌工作,包括病房拖地、空气喷洒、办公区域擦拭、病人用品擦拭消毒,还要给病人倒水送饭等等,整个病房无数次地来回跑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6 到 7 个小时,还有防护头盔、防护镜、三层橡胶手套的佩戴,回到驻地脚和手都红肿起来。" 幸好有医院准备的 VE 乳膏,抹一抹很快缓解。" 马洁笑着说。
△马洁
" 已经很适应防护装备了,不像之前由于装备引起身体上的不适继而影响到心理。" 马洁有时也会被分在 " 感控班 ",八小时的工作,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岗,下班时间就更不确定了。马洁和当地的医护相处非常融洽愉快,近期当地的医护陆续休整,他们已经约定好了,等到疫情结束,期待着马洁再回来相聚,而马洁也邀请他们一定要去南京,相信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葛玮:在黄石体验了好多人生 " 第一次 "
葛玮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护师,年纪不大却透着干练," 我在黄石体验了好多人生‘第一次’ ! 第一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第一次戴着三层手套输液,第一次下班后用力消杀,真是难忘的人生经历!" 葛玮回忆说。
△葛玮
葛玮说,在黄石的第一个夜班,一进病区,就接到任务,34 床因血小板低要输血,然后又开始对 1 床和 23 床进行输液,每小时做一次心电监护记录,每 4 小时对患者体温、血氧饱和度进行测量。防护服让葛玮有些不习惯,感觉脸要压扁了,有个病人和家属知道她是从江苏来支援的,一直在说谢谢,让葛玮很感动。
还有一次要给八十多岁的老爷爷输液,因为他的血管条件不是太好,再加上防护服带来的行动不便、护目镜导致的视野模糊、三层手套造成的手感迟钝,迟迟摸不出血管,葛玮心里有些忐忑。老爷爷看出来葛玮的紧张,安慰她:" 没事!孩子,放轻松!多试几次也没关系的!" 老爷爷一直笑着,而葛玮却有种想哭的冲动。
夏月:看到病人健康走出医院,是最大的企盼
夏月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镜中心护师,重症护理专业毕业,有多年重症护理经验,目前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她是一个乐观的 90 后,2013 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她请愿参加四川雅安大地震抗震救灾一线,因为缺乏经验,被驳回了。
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重症护理人员,此次来黄石前线支援,她满怀信心。她说," 这一个月来,每天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当时一位大叔病情好转,要转入普通病房,为了表达对护理人员的感谢,对我说,一定要站着为我点赞。" 最后这位大叔走之前,竖起大拇指站着跟她合了张影。
夏月说,我们来支援黄石的目的,就是希望患者能从躺着变成坐着,坐着变成站着,站着的能健健康康自己走出医院,这是我们最大的期盼。
王婷婷:有一份力就要尽一份力
王婷婷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护师,初到黄石时她与田月香一起被分在了物资保障组。有一次 4 个女生搬货 355 箱,搬货下货整理,从上午 10 点一直到下午 5:30,除去中午 30 分钟吃饭,晚上继续发货理货,领导都开玩笑说她们回去肯定不愁没肌肉了。" 为前线的人员做好物资保障,有一份力就要尽一份力,我是一个快乐的‘女汉子’!" 王婷婷说。
后来王婷婷被调到黄石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 在病房里,每天都很感动,看到那些病人一天天变好,就觉得值了!" 王婷婷说,她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很 " 倔强 " 的爷爷,喘得很厉害,就是不愿意坐在床上吃饭,而是要坐在床边吃饭,多次劝说未果,她就站在他旁边扶着他,怕他摔下来,后来爷爷看到王婷婷一直守着他,他就用一口听不懂的家乡话让王婷婷坐在旁边休息会。
还有一个老奶奶因为害怕新环境,王婷婷给她翻身时,老奶奶说可不可以等她睡着了再走,十分钟之后,发现奶奶握着她的手睡着了。" 奶奶,别害怕,有我握着您的手!" 王婷婷说,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尽量多照顾和关注这位奶奶,现在奶奶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好了。
通讯员 吴倩 李琬 罗鑫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任红娟 整理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