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获悉,针对电动车乱象横生的问题,光明公安分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借势发力整治电动车非法营运、不戴头盔、不文明出行等交通乱象,开发 " 光明电单通 " 小程序,探索破解电动车涉盗窃、涉拉客招嫖、涉火灾事故等治安顽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治理格局。
据了解,目前,电动自行车是光明辖区居民代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因电动车管理、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大量交通、治安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电动车非法营运、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驾驶电动车不戴头盔、非法犯罪分子利用电动车拉客招嫖、盗窃电动车警情多发、电动车停放充电不规范引发火灾等。为此,光明警方探索 " 四个 +" 措施,力争破解上述问题。
一是巡警 + 交警,交巡深度融合,严肃查处电动车非法营运行为。光明公安分局联合光明交警大队,开展为期一周的打击非法营运联合专项整治行动,每晚部署 85 名警力,按照 "1 民警 +1 交警 +10 辅警 +5 交通协管员 " 的小组标准,分成 5 组分别投入治安、交通复杂的 5 个社区,对进出卡口及附近的非法营运拉客车辆进行查扣,查扣非法营运拉客车辆 136 辆,其中查扣摩托车 33 辆、电动车 103 辆。
二是整治 + 宣传,引导文明出行,大力整治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现象。为整治电动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现象、进一步压降涉摩电交通事故,充分用好人员、车辆必须从卡口进出的有利条件,广泛发动全区 407 个围合卡口值守力量,加强电动车骑乘人员出入管理,提醒骑乘人员佩戴头盔,否则一律不准出村,也不准进村,截至目前已实现进出卡口的电动车骑乘人员 100% 佩戴头盔。分局反诈骗中心联合交安办,在社区卡口张贴海报 , 悬挂横幅,安装宣传小喇叭,派发宣传单,积极开展反诈骗、交通安全宣传,引导电动车骑乘人员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三是传统 + 科技,开发 " 电单通 " 小程序,解决电动车治安隐患难题。从电动车源头规范管理入手,光明公安分局联合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腾讯公司,开发光明 " 电单通 " 小程序。辖区所有电动车必须通过 " 电单通 " 小程序录入车辆相关信息,同步录入车主、使用人相关信息;电动车行协助买车人做好个人车辆信息登记 ; 具有维修业务的车行在维修车辆前要在 APP 上核实维修车辆与车主的关系,存疑的要及时上报。通过开展电动车实名登记,警方可以掌握辖区全部电动车底数以及骑乘人员信息,堵塞了涉案电动车在辖区内的流通渠道,同时便于发案后对被盗电动车进行追踪。此外,电动车实名登记还为今后的电动车交通出行管理、消防安全监督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线上 + 线下,同步推广宣传,电动车实名登记数据快速增长。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措并举全面推广宣传光明 " 电单通 " 实名登记工作。包括用好微信公众号、视频门禁广告栏、LED 屏幕等线上载体,广泛宣传 " 电单通 " 扫码登记操作指引。充分利用 407 个围合卡口,在卡口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播放宣传片,大力宣传 " 电单通 " 小程序。同时,印发《电动车文明出行倡议书》、《电单通指引》等宣传资料 20 余万份,深入工业园、小区、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积极发动楼栋长、门店长、网格员、治安员以及企业宣传推广电动车实名登记管理。督促辖区所有电动车行、修车店在买卖或修理电动车前必须同步使用 " 电单通 " 录入信息。
据悉,自 3 月 9 日宣传推广以来,光明区已有 14 万名车主、11 万辆电动车录入光明 " 电单通 " 小程序。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温小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