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的我们除了刷手机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也许写写文章、写一首小诗、写书法、陪陪家人、拍点视频、晒晒照片 ……
2 月 2 日,福田区总工会发起 " 爱在福田,共战疫情 " 职工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面向福田区广大职工、职工家属及离退休人员征集文化艺术作品,希望能让更多职工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讲述自己的战疫故事。
在征集活动中,福田区总工会收到了近 1000 份作品,有陈作耕等特别参赛者的作品,有小学生稚嫩的文笔,还有专业的演奏团队积极投稿 …… 经过线上投票及评审评分,最终有 210 份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活动花絮】
此次活动有一位特别的参赛者,他就是曾任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武装部部长兼政委的陈作耕。陈作耕得知他的母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后,挥笔写下这首临江仙词,赞扬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所做的贡献。
75 岁的陈作耕在写作中逐字推敲,力求表达军人的英雄气概和形象,并连夜写成书法作品,表达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陈作耕说:" 我年轻的校友们是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最先到达武汉。看到他们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武汉机场时,作为一名老军人,我非常感动。他们发扬了解放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也发扬了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
▲陈作耕参赛作品
【评委声音】
质朴而高尚的情感十分打动人心 此次活动征集到的作品,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有讲述自身战疫故事的,也有向一线工作人员致以敬意的。作者中有战疫一线人员的亲属,有加班加点支撑城市运转的警察、社区工作者等,也有安守家中的普通市民。他们紧密联系前线医者和普通群众的实际与情感,用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思考表达出普通中国人在疫情面前的奉献精神和大局观念,展现了文艺作品的温暖和人文关怀。活动作品体现出的人文性让我看到了他们崇尚英雄、热爱国家、关心他人 …… 质朴而高尚的情感,十分打动人心,让我感受到了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 ——深圳晚报创意策划中心主任、首席创意师 孙霞
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开展书法学习交流活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在这特殊时期,积极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作品中有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书法常见的作品形式都有所呈现,但个别印象不错的作品因写漏字写错字、没有落款盖章等瑕疵影响了分数,有点小遗憾。 ——青年书法家、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志文
一起感受共克时艰的每一个瞬间 本次活动反响热烈,作为评委,很高兴见证大家高昂的参与热情,你们的作品或以文动人,或以图达意,让大家一起感受共克时艰的每一个瞬间。作品题材涉及战疫故事、防疫举措、倡导健康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题材生动,充满正能量,富有时代气息,反映了深圳市民的情怀和精神面貌。 ——福田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与网络工作部部长 韩文平
用艺术传递对英雄的敬仰 这次比赛围绕着 " 爱在福田 共战疫情 " 的主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参赛者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抗击疫情期间涌现的感人瞬间,书写人民群众的战疫生活,传播科学防控知识与正能量,为深圳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最打动我的几个作品描摹的都是抗击疫情时期的平凡人物,他们不仅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小区物业人员、快递员、超市理货员、志愿者等这些在平时生活中看似平凡,实则重要的角色,他们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样也是坚强的 " 逆行者 "。参赛作品很好地记录、歌颂了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用艺术传递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民族的自信。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任玉琛
【作品赏析】
春暖花开的路口等你
王桂林
九省通衢,奋力战疫。
城乡的脉动仿佛停滞,
张牙舞爪的新冠病毒,
让那么多的来不及,
遗留在新春的热闹里。
新冠肺炎疫情,
弄疼了春节喜庆的神经。
那些问安与祝福,
不再荡漾在你来我往的杯盏里。
红尘俗世的你我,
响应号召,宅家少聚,
在疫情通报的更新中,
口不离罩,关门闭户。
救死扶伤的战士,
住在万家灯火里。
为了拯救生命,
总会赴汤蹈火。
灾难来临,
总能挺身而出。
于是,我
在盼望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为你祈祷,为你写诗,
将叮嘱,写在句首,
让平安,折叠封口,
第一时间寄给你。
因为我想提醒你,
轻轻提醒你,
散尽他人的忧伤后,
记得归期。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刘敏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