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记者 陈彦琳)3 月 23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是否担心西方病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中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 " 不担心 ",不担心的原因来自于实践。中医和西医虽属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对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但是都会基于实际的临床疗效标准。正是基于临床疗效一个标准,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被广泛使用,为此在 2015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黄璐琦从临床疗效上介绍了 " 三药三方 " 中的 " 三方 "。" 三方 " 中的第一个方子,是清肺排毒方,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几个经典名方,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是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一个通用方。在全国十个省除湖北省以外的 66 家定点医疗机构,对纳入的 1264 名确诊患者使用此方,治愈出院 1214 例,占到了总数的 96.12%。还对 57 例重症患者使用此方,临床观察显示 42 例治愈出院。患者的肺部影像学显示,服用清肺排毒方两个疗程,53 例患者的肺部病灶缩小吸收。清肺排毒方在阻止普通患者转为危重患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降低了病亡率。
第二个方子是宣肺败毒方,也是来源于几个经典名方,包括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苇茎汤等。适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治疗,在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细胞恢复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关研究显示该方可缩短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一定程度上能阻断轻型、普通型转重型。
第三个方子是化湿败毒方,是由国家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早期国家诊疗方案推荐使用方剂基础上,结合在金银潭医院临床实践,总结凝练出的一个核心方。该方对新冠肺炎可发挥多环节综合治疗作用,可明显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理化检查及肺 CT 好转。对服用化湿败毒方颗粒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跟踪检测,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在实验方面,通过新型冠状病毒的小鼠模型评价,发现该方可以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 30%。
另外,黄璐琦指出,3 月 18 日,化湿败毒方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实验批件。获得临床批件的意义,在于把科研数据与临床高级别证据进行有效转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