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联合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推出 " 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 全媒体行动,报道坚守防控疫情一线的基层优秀医务工作者,记录他们的工作点滴,弘扬社会主旋律。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本期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南京市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检验师 徐志慧
" 别紧张,把头抬一下,很快的。" 进行鼻拭子采样时,徐志慧先瞄准取样位置,再迅速用棉签轻轻拭擦。那一刻,她离对方的脸不到二十厘米。对于徐志慧来说,每一次上门检测都是一次 " 冒险 ",但她毫不退缩。从 2 月 17 日开始,徐志慧就自主加入了社区隔离观察鼻拭子采集队伍,目前和队友已为百余人进行鼻拭子采集。
会紧张但不退缩,拿自己练手总结采样技巧
徐志慧第一次采样的对象,是一位 36 岁的女性,对方有点敏感,有打喷嚏的反应,徐志慧察觉到了异样,立即停止操作,几番安慰后才小心翼翼完成标本的采集。她回忆说," 不可能完全不害怕、不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做采样工作。当时我安慰对方不要担心害怕,其实也在安慰我自己。"
为了采集更加精准,负责主采的徐志慧和负责辅采的李晓雪互相做人体模特,反复练习釆样,不断观摩视频学习,回家后对着镜子自己练习。经过几天的 " 磨练 ",徐志慧察淡定了很多,她和队友分享经验,要看清位置再行动,确保取样的深度和转动时长,基本一击命中。大家也总结出一些小技巧:一要轻巧,二要快速,三要理解。除了操作,沟通也很重要,遇到年龄较小的观察对象,就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耐心地哄着,细心地护着。
习惯了面对飞沫,被一副手绘图感动
" 采集工作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如果我的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所以我要确保自己采集的每份样本都是可靠有效。" 徐志慧说。她介绍,观察对象过于紧张或者抵触会影响采样效果,采集时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还需要细致、专注和耐心,她一般都会和对方多聊两句,等对方放松下来再重新采。
随着外地人员陆续返城,需要做鼻拭子的人也逐渐多起来。有一次徐志慧在给一位老人做鼻拭子筛查时,对方打了个喷嚏,飞沫直接溅到她眼罩上。" 没事,别紧张,马上好了。" 徐志慧没有退缩,还轻声安慰。她说,现在对眼前的飞沫已经习以为常。采集完,她将采样递给旁边的李晓雪,李晓雪迅速将棉签放进写有老人姓名及编号的采样管中,并将棉签尾部折断,迅速盖好,封存。这样的采集,一次一般需要五分钟左右,只有少数情况能够几秒内顺利完成取样。
从 2 月 17 日至今,徐志慧和李晓雪收到了不少居民的感谢。3 月 10 日,她们还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是一幅名叫《抗疫必胜》的手绘蜡笔画,来自民族中学高中二年级的曾同学。画中是徐志慧和李晓雪二人穿着防护服的样子。这幅礼物成了她们最特别的工作照。
通讯员 周平 彭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梅书华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