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3-25
深晚报道|海关老兵疫情防控期间奋战“深港绿色生命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是支部书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必须守在这里带着大家一起干。"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海关所属文锦渡海关查验六科党支部书记、科长姚惠安始终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有条不紊地验放出口供港民生物资,保障香港市民 " 菜篮子 " 和 " 肉篮子 "。

文锦渡口岸是深圳市供港民生物资的主要通道,每天大量蔬菜、水果、肉类产品从这里运输出境,输送总量占香港市场总量的 85% 以上。因此,这里也被香港市民亲切地称为 " 深港绿色生命线 "。1 月 20 日至今,经文锦渡海关验放的各类供港鲜活产品已超 16 万吨,平均每天验放供港鲜活车辆超 400 辆。

实战锤炼显成色

每天晚 7 时至 10 时,是文锦渡口岸出口查验区最忙碌的时段。为了保证香港市民第二天早市蔬菜新鲜,有近 300 辆供港蔬菜车辆会集中过关,平均每小时需要验放菜车近 100 辆。

▲文锦渡海关查验六科姚惠安和同事查验供港牛奶。

作为一名在口岸工作了 25 年的老兵,姚惠安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 越是在困难时期,越需要大家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他按照所学专业的不同将科内干部分为三个组。医学组对货运司机、企业代表、装卸人员进行卫生检疫,对全科开展防疫知识培训;查验组严格对蔬菜进行抽检,在确保 " 零滞留 " 的同时严把产品质量;企业组与近百家供港鲜活企业进行网上、电话联系," 不见面 " 帮助企业建立防疫制度,及时企业解决疑难问题。他自己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个班次都是全科第一个到,最晚一个走,在三个组之间来回转战,带领大家一起研究防疫措施,分析监管趋势,协调解决各类通关问题。

▲文锦渡海关查验六科姚惠安与同事研究监管形势。

2 月 28 日晚 9 时 30 分,离口岸关闸只有半个小时。三辆供港菜车因为蔬菜装车较晚方才抵达口岸。姚惠安刻不容缓打开对讲机安排工作:" 思宜,对司机进行测温;带 1 号台位菜车去 X 光机检,走优先通道;老龙、志斌,你们和我一起上查验台,多安排两组装卸人员加快装卸速度,同时对 2 号、3 号台菜车进行查验;宇华,随时盯着系统,收到查验结果后立即办理手续!"。" 医学组收到!查验组收到!企业组收到!" 一声声坚定的回复声伴着查验六科干部迅速的行动,仅用时 20 分钟,三辆货车的蔬菜全部查验合格离开查验台,向着香港方向一路驶去。这 "20 分钟 ",是查验六科全科干部在抗疫实战中锤炼出的雷厉风行、团结一致的战斗作风。1 月 20 日至今,他们已验放各类供港鲜活产品超 8 万吨。

主动请缨彰本色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本打算回惠州探望父母的姚惠安始终没有离开过文锦渡海关出口查验区,每天十多小时的工作时长,上百条的通讯记录,上万步的运动记录,成为了他的日常。

在姚惠安的带领下,查验六科的党员们不畏疫情,纷纷请缨,在关键岗位、危急关头,用实战的身影传递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成为了这条 " 深港绿色生命线 " 上的一支铁军。

陈俊作为科室最年轻的查验主力,在春节假日期间一天都没有休息,每天平均验放供港鲜活车辆近 200 辆;年轻妈妈冯胜卿在完成查验工作后,主动申请到出境通道前,支援同事开展货车司机体温监测工作;即将退休的郑伟,克服自身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痛,在查验场上一待就是 8 个小时,科里本想安排年轻人顶上,他却说:" 关键时刻我不能掉链子,不然怎么给年轻人做榜样。"

细致入微填暖色

" 作为支部书记,除了做好当前的工作,更要照顾好兄弟姐妹们,不能辜负大家给我的托付和信任。" 每天下班后,姚惠安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联系还在居家观察的科室同事:" 安心在家隔离,这里有我们在,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 当得知有的同事在单身宿舍不方便买菜的消息,他立即当起了 " 跑腿员 ",开着车去买菜送到小区门口。同时他还兼职 " 嘀嘀司机 ",义务带着没有私家车的同事上下班,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受感染的风险。" 他在我们眼中就是知心大哥。" 查验六科陈思宜说。

姚惠安的电话在疫情防控期间不仅是 " 关爱热线 ",也是 " 咨询热线 "。为了保证第一时间收到企业诉求,他要求企业组向所有在口岸通关的供港鲜活企业公布个人手机号码,确保业务咨询 24 小时 " 不打烊 "。" 现场查验蔬菜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牛奶车过关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口岸马上就要关闸了,我们的一车活鱼还来得及过关吗?" 每天从早到晚,姚惠安都会接到全国各地供港企业的电话,只要接起电话,他都会耐心的解答、郑重的承诺,只要放下电话,他就立即着手安排落实、履行承诺,让复工复产的企业吃下了 " 定心丸 "。

▲文锦渡海关查验六科姚惠安和同事积极开展企业政策帮扶。

" 这条‘绿色生命线’ 1979 年就开辟了,无论是我们这些把关人还是司机师傅们这些过关人,都已经像血液和细胞一样,跟随着这条大动脉在流淌。" 姚惠安动情地说,"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只要我们在这里,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有责任也有信心守护好这条深港心连心的通道。"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孟桦 陈思宜

相关标签

生命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