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正值加快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3 月 25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南京南部新城 EPC 项目机场大道及支线综合管廊项目正加大资源投入,开足建设马力,以 "5+2" 与 " 白 + 黑 " 的工作模式,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抢抓施工黄金时机,掀起新的建设热潮,成为南部新城 EPC 项目大干快上的 " 排头兵 "。值得一提的是,管廊建成后,南部新城将成为南京首个整体告别 " 马路拉链 " 的新区。
△ 南部新城机场大道
近日,在位于南部新城 EPC 项目中片区的机场大道施工现场,十多台大型桩机等机械设备正在作业,锤头启动,缓缓潜入地下。不远处,已打好管廊钢板桩、工法桩的软基处理区,工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挖运土方等各种作业,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在机场大道南半幅,高耸的吊装设备正在对各类物材进行有序吊装,运送混凝土的泵车往来不绝,汽车输送泵正在浇筑混凝土,洒水车不间断地环绕喷洒降尘。
距地面深达 8 米的管廊内部施工现场,上方有大型雨棚遮挡,雨棚下则是另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铺设底部防水板,挖掘机运转不息,稳步掘进,钢筋林里蹦出热烈的火花,作业人员手持洒水管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 工人正在作业
据承建单位中国铁建南京南部新城项目一分部负责人顾伟介绍,项目部在狠抓防疫复工的同时,全面强化资源配置,抢抓重点环节,在确保安全文明及环保的前提下,掀起新的建设高潮。复工即大干,大干即抢工,目前已进入 24 小时轮班作业状态。随着天气回暖,南京的雨水渐渐多了起来,这给施工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最近的大风和降雨天气,对施工过程中的焊接、混凝土浇筑、防水板铺设和挖方等作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保障管廊施工快速推进的防雨棚
为保障施工持续推进,确保大干热潮不受天气干扰,项目技术人员在 1.88 公里长的管廊上方布设了 6 个长 15 米、宽 17 米的大跨径伸缩式雨棚。天晴时,雨棚收缩,管廊可通风透气;下雨刮风时,雨棚伸开能遮风挡雨,不影响地下管廊内工人作业,真正做到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 现在天气对我们施工的影响大大降低,高峰时有 300 多名工人同时作业。" 项目架子队长匡治熹介绍说。目前,管廊基础土方开挖掘进、钢筋绑扎、管网焊接、防水板铺设和混凝土浇筑可同时进行。复工以来,项目部已完成垫层浇筑 5 舱,底板浇筑完成 1 舱,主体浇筑完成 7 舱,管廊开挖 240 米,混凝土浇筑 2900 多立方米,挖方 2 万多立方米。该项目土方开挖、软基处理、路基土石方工程及管廊工程等都均已进入大干状态。项目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
△ 天泵浇筑混凝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部新城综合管廊是江苏省唯一的燃气入廊试点。机场大道管廊作为支线综合管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江苏省管廊试点的要求,南部新城结合 " 小街区、高强度开发 " 的区域特点,构建以干、支线管廊为支撑、缆线管廊为重点的管廊体系,实现市政管线的集约化、现代化和智慧化,这在国内新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据了解,项目部建设的这条支线综合管廊,宽 12.88 米,高 8 米,由两大一小 3 个舱组成。大的为能源舱和综合舱,能源舱由取水管、空调供水、回水管等 3 路管网组成,综合舱设 20 目 10KV 电力、DN800 给水管等管网;小的是燃气舱,主要布设 DN300 燃气管道等管网。综合管廊内还将布设智能排水、火灾报警、智能安防、设备监控和环境检测等智慧系统,这也是南部新城建设 " 智慧生态新城 " 的重要体现。
通讯员 周训伦 田钟汉 王云海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伟娟
(焦贺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