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27
连线638 | 一部隔离病房手机的自述(五):医疗队员们为了病人的康复,拼尽全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我是那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手机,名字叫‘ E1 区 5 楼污染区手机’。" 这是《一部隔离病房手机的自述》中常用的开场白,而自述的作者是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沈华。3 月 26 日,沈华写下了自述的终章,回顾了驰援武汉的难忘经历。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即将离开武汉,但是会安全把病人转到新的院区,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 我们会拼尽全力,直到最后一分钟!"

△ E1 区 5 楼污染区手机

医疗队员:沈华,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时间:3 月 26 日

地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我是那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手机,名字叫 "E1 区 5 楼污染区手机 "。我已经陪伴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南京二队五十余天了,从开始的相互陌生到如今的配合默切,我们经历了很多。

△ 医疗队员们在照顾病人

我们一起抢救过一个来时充满绝望的 30 多岁小伙子,他躺在床上稍有活动就气喘明显,口罩遮盖下的嘴唇呈暗淡的紫色,显示严重缺氧。经过高流量氧疗、积极抗病毒等治疗,他终于顺利康复了。" 当时已经把遗言、银行卡信息编好,随时准备发出去。" 聊天时,他坦然地诉说当时的感受," 直到我遇到了你们,来自南京的天使们,让我在寒冷的武汉感受到了温暖,让我觉得我也许还能再坚持下去。…… 感谢来自南京的你们,你们永远是我心中的天使!" 我的代言人——沈华医生说救回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感觉真好,我深以为然。

我们还收治过一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老师。沈华医生说自己外出办事时,路上经过了她美丽古典的学校,觉得有责任把她治好,把她完完整整地还给那些等着她的学生。

我们还呵护过一个 90 多岁的老爷子。他的精神还算矍铄,但听力不好,只能用纸笔传意,还会出题考那些护理他的小护士们。我一想到他们被难住的样子,就觉得有点好笑。

△ 沈华

一周多前转来的一名病人,在外院已经救治一个多月,不仅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还合并了泛耐药的细菌感染、脑中风、大面积压疮坏死等病症,已经深昏迷、呼吸循环衰竭。医疗队员们接手后,继续保留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经验性联合抗生素抗感染、积极营养支持、精细化管理出入量血流动力学等治疗。这名病人来到院区的第二天,还就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幸好抢救复苏了回来。但医疗队员们没有放弃,他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痰;运用动态 B 超检查,评估心肺功能,发现胸水及时穿刺引流;病人尿量减少,肌酐升高,出现肾功能衰竭,立即开展床旁连续性血透;骶尾部压疮触目惊心,每次都需四个护士处理伤口,一次就要四十多分钟 …… 沈华医生说:" 我们会拼尽全力,直到最后一分钟!"

南京二队要离开武汉了,走之前,他们要把病人都安排好,转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而我终将与这群可敬的人分别!与他们认识,是从防护服上的名字、单位、职业开始的。一开始,他们只是写 "××,某医院医生 / 护士 " 的字样,来分辨彼此,后面防护服上逐渐多了一些宣言,如 "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我来了!",表达抗击疫情的雄心壮志;也有向伴侣表达爱慕之情的 " 大爱在武,小爱在宁!"" 老婆,我爱你——中国武汉!",足以体现这些医疗队员的侠骨柔情;更多的是对子女的牵挂 " 要好好学习哦!"" 妈妈打怪兽!" 后来,防护服上的涂鸦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出现了各种鲜花、卡通动漫人物、美食等。这些让我对他们的认识丰满起来,感受到他们是一个个有温度的人。

医疗队员们也合影留念,拿出漫画《武汉一定赢》,互相签名留念。分别总会伤感,但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就如书中所说 " 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疫情还未结束,他们回去还要工作。就像沈华医生所说,人生处处是战场,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战斗而已。

我也要跟他们告别了,听说会建个 " 抗疫 " 纪念馆,我或许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想想就开心!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鸣 整理

(日记作者供图)

相关标签

医疗 康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