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3-31
深晚报道|盐田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熊芳芳:捐献线上课程的全部收益支援武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熊芳芳,湖北荆州人,现任盐田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她拥有 31 年的教龄,曾获第三届 " 语文报杯 " 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四次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是 " 生命语文 " 首倡者、" 微写作 " 创始人、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型专业硕导、人教社部编教材培训专家、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专栏作者、人民出版社 " 名著课程化阅读丛书 " 语文统编高中名著图书主编、鲁迅文化基金会立人教育研究会教研专家、2018" 阅读改变中国 " 年度点灯人、广东省强师工程重点课题负责人、深圳市 " 十三五 " 重大招标课题负责人。

她不仅培养出一届又一届成绩骄人的学生,在学术上也获得业界的高度评价,她首创的 " 生命语文 " 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生命语文 " 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主编的《语文教育术语手册》收录。她出版了《生命语文》等八部专著,项目成果《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与实践》获得 2019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华夏儿女的心弦。熊芳芳决定用自己的专业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从 2 月 5 日开始,她在网课平台上推出 1 元公益课程,并将全部收益捐献给武汉。

从生命出发,靠语文抵达

1989 年,熊芳芳开始教师生涯。凭借优异的专业水平,以及肯钻研、爱创新的学术态度,她获得无数奖项和荣誉。2000 年,熊芳芳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三届 " 语文报杯 " 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此次获奖却让她异常冷静," 公开课获奖是不是一个语文老师真正的价值?一节语文课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 熊芳芳回忆起了自己的初中语文老师。

" 在我的中学时代,有两位语文老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一位是我初一时候的语文老师,他同时也是我们的美术老师,他会将绘画和摄影融入课堂,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充满艺术气息。另一位是我初二初三的语文老师,他会弹吉他,爱唱歌,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在语文课堂上边弹吉他边教我们唱《春光美》。" 熊芳芳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感受到艺术的美,让我明白,语文天生浪漫。《语文天生浪漫》也是我后来发表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并用作了其卷首语。"

教师是播种者。两位老师在熊芳芳的心里播种,如今的她,也在自己的学生心里播种。" 真正意义的教育,必须指向生命,指向心灵,指向人类的终极问题。" 2002 年,熊芳芳开始了 " 生命语文 " 的课题研究。她解释说:" ‘生命语文’意味着赋予学生以丰富的感性经验、精准的理性认知、美好的知性素养,从生命出发,靠语文抵达。"

熊芳芳认为,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停留在交流的目的上,应把生活的语言转化为美学、哲学、文学的语言,用以修养身心,传承文化。" 审美教育本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当文字被当成工具,被拆解成失去生命气息的零部件强塞给学生时候,我们不仅失去文字本身的价值,也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熊芳芳 2018 年出版的新书《语文审美教育 12 讲》由 " 人民教育家 " 于漪先生题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和美学家潘知常教授共同作序,被 " 东方之子 "、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誉为 " 我国语文审美教育最优秀之作 "。

学生是创作者,教师是解构者

2019 年,熊芳芳凭借《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她说准备材料只花了自己一天的时间,参与这次评选,她本着一种随缘的心态:" 算是对自己多年实践的一个总结吧,能不能得奖不是最重要的。"

熊芳芳坦言,指导学生写作并为他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把创作成果变成铅字面世,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迄今为止,我的学生已经在《美文》《意林》等期刊发表了 500 多篇作品。" 她表示,这些发表文章的孩子不一定都是所谓的 " 优等生 ",只要打开了心扉,很多看起来普通的孩子一样能够创造奇迹。

盐田高级中学 2018 届理科特优班毕业生李怡莹在文章中说:" 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芳芳老师在盐高教学的第一届学生。因为她,我渐渐敢去写下自己对各种事物的想法。我曾发表过《因有他,而有幸》、《风筝》、《选择》、《每个人都要有三毛的书》等文章。现在的我,回看高中的文字时,不免会觉得些许幼稚。尽管如此,但芳芳给我的极大的鼓励却仍然在影响着我。"

" 不是我有点石成金的本领,而是我有拨云见日的决心。我深信,每一片云朵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太阳。每个孩子都是发光体,我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除去一些遮蔽。" 熊芳芳说。

" 每个人都会有审美直觉,凭着审美直觉创作出作品后,又会有一类人对作品进行解构、赏析,他们分析提炼出来的审美规律又会推动创作者更好地进行创作。" 熊芳芳认为,教师就必须具备对学生作品进行解构与赏析的能力,以此推动学生的创作与成长。熊芳芳曾经教过的一位名叫达吾力江的北京大学高材生,2014 年晋级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全国 12 强,在接受新疆日报采访时念念不忘中学时期的班主任熊芳芳的谆谆教诲和写作引领。

通过 " 生命语文 " 教育 " 美的品德 "

今年春节,武汉发生疫情。身在广州的熊芳芳心系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武汉,决定用自己的专业去支持这场战疫,也希望能够利用公益课程向广大师生传递一份善意。她说多年以来,她一直坚持在做爱心助学:武汉江诗信爱心助学中心山区学生学费捐助,中旅支教一对一捐助,包括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捐助。

2 月 5 日,熊芳芳面向全国的公益课程正式上线,以 6 节课 1 元钱的价格,将所得全部收益捐给了中国扶贫基金会 " 邮爱自强班 ",为湖北地区贫困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高中生提供支持。" 其他教师正常的一节线上课可能会收取几十到几百元的价格。我的想法是,每节课 1 小时,6 节课一共 1 元钱,象征性地收取费用,既能让受众自己享受到公益,也可算是他们在跟我一起做公益,我想让我的课成为一种善意的传递,而不是一种交易,一种知识付费。" 熊芳芳说。

当记者问到,是否也通过此举呼吁学生参与捐款并作为 " 生命语文 " 的教育素材,熊芳芳却答:" 恰恰相反。我并没有把我做的这件事告诉学生,甚至没有把课程链接给他们,慈善拒绝绑架,它应该是一种自发的善良。" 熊芳芳说,一个内心充盈着善、灵魂倾注了美的人,不需要 " 绑架 " 和 " 号令 "。她说据她了解,她的很多学生已经自发地对武汉进行了爱心捐赠。

" 生命语文 " 已成为许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一直是全国许多语文教师的研究题材。熊芳芳说:" 停止生长的那一刻,就是死亡的开端,人如此,理念亦然。" 熊芳芳说,她将会不断地让 " 生命语文 " 重获新生,更深入地进行审美教育,并会不断开发全新的课程。她说深圳是一片热土,盐田高级中学教研氛围浓郁,活力充沛,催生着一切可能。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叶洋特 实习生 李娴 编辑 谢启宗

相关标签

教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