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02
南京推出微占地生态葬,绿色殡葬渐入人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墓地资源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生态节地葬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4 月 2 日,雨花功德园举行 " 生命晶玉 " 生态葬推广会,用于存放逝者的生命晶玉 " 蝶恋花 " 雕塑在桂苑启用,实现微占地的绿色生态目标。当天,雨花功德园向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赵汝军夫妇赠送两座生命晶玉葬。

上午 9 点,市红十字会为赵汝军、张叶凤夫妇颁发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书,市殡葬管理处向器官捐献者赵汝军、张叶凤颁发由雨花功德园捐赠的两座生命晶玉葬证书。

诞生和逝世乃人生必然,晚霞和晨曦皆光照人间。赵汝军说,人走了还能做出自己最后的贡献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这件事情是我们夫妻俩早就约定好的,百年之后就捐献器官,孩子也是同意的。" 南京红十字会秘书长李俭介绍,南京是博爱之都,目前南京已有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 12000 多人,已累计实现遗体捐献 2000 多人,器官捐献 200 多人。

对于雨花功德园赠送的生命晶玉葬,赵汝军表示," 以后土地越来越少,我们也应该节约用地,提倡绿色环保。"

据介绍, " 生命晶玉 " 是通过现代科技,将逝者骨灰高温液化自然冷却后形成的一种结构稳定的骨灰结晶体,不会受潮和风化变质,可以长久保存。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雨花功德园桂苑,一对巨型的蝴蝶雕塑矗立在花坛之中,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蝶恋花,这里就是生命晶玉葬所在地。 " 蝶恋花 " 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格位排列设计,排列着 88 个生命晶玉格位。记者注意到,一个格位直径 13 厘米,算下来体积只有一个 500 毫升茶杯大小。

据雨花功德园艺术策划总监朱华建介绍," 生命晶玉 " 的成功推出,在当前土地稀缺的刚性制约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推进节地生态葬方面,南京频出实质性举措。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绿色殡葬逐渐深入人心。比如南京雨花功德园已经推出树葬、花坛葬、音乐水葬、墙壁葬等多种节地葬式。" 生命晶玉 " 生态葬可以为市民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的空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