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02
深晚报道|“70后”带“90后”合力抗疫 平湖这个“家庭”有点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境外病例数每日都在刷新,严防境外病例输入尤为重要。疫情期间,龙岗区卫监部门连同街道、公安、医院、社康、外事办等部门实行 " 点对点、一站式 " 工作模式,各尽其责守好平湖辖区境外输入这道防线,同时也为境外返深的同胞们,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温暖的 " 家 "。

在龙岗区平湖街道就有一个这样的 " 家 " ——平湖健康驿站。在这个 " 家 " 里,他们明知道病毒 " 凶险 " 也奋不顾身地要冲上去,他们就是平湖卫生监督分所派驻平湖健康驿站的驻点公卫组的李远惠、吴小文、冼新标、黄睿斌。

▲黄睿斌在对客房进行终末消毒。

话短情长 从怨怼到满怀感激

在平湖辖区集中观察点住着一位王先生,3 月 29 日,王先生发烧 37.5C,需送到医院就诊,接送的途中冼新标发现王先生因痛风发作走路不稳,便跑过去帮助他拿随身携带的背包全程搀扶他走出驿站。王先生因为脚痛上车困难,冼新标更是想都没想就把他抱上车。后来那位王先生被确认为疑似病例。

▲冼新标帮助送医人员上转动车。

当被问起知道这个结果后是否后怕时,冼新标说," 我当时没考虑其他,我们是驻点这里的卫生专业人员,这是责无旁贷的份内事。" 作为驻点在驿站的公卫医生,主动走进他,给他提供帮助,使这位从 3 月 18 日入住开始就对集中观察表示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对工作人员也一直心怀怨怼的王先生,第一次对工作人员表现出友善,真诚地对冼新标说了声 " 谢谢 "。王先生观察期满,在 3 月 31 日解除了观察。冼新标就在送他的工作人员队伍里,王先生对送他的工作人员说:" 你们辛苦了,我为自己之前的恶劣态度真诚地向你们道歉 "。这一声 " 谢谢 " 和临别的歉意拉进了同胞间心与心的距离。

"70" 带 "90" 24 小时全天候轮值

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公卫组负责集中观察点入住人员信息登记、收集及报送,统筹驻点所有工作人员的物资申领、管理及调配,观察点的消杀,防疫监督及指导工作,含疫点的终末消毒、客房预防性消毒、化粪池消毒及协调处理医疗垃圾收运工作等。

从接到驻守集中观察点的工作任务,公卫组的组长李远惠带领冼新标、黄睿斌及吴小文三位组员就第一时间驻扎在驿站,24 小时全天候轮值,只要有客人入住,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都会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勇往直前向前冲,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境外人员来到平湖的前站守好,防护做好,疫情不消退,我们不打烊。" 李远惠说。

▲李远惠在签发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

" 我们这个队伍里,我和冼新标都是‘ 70 后’,有一定的工作经历,黄睿斌和吴小文都是‘ 90 后’的年轻人,小黄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但他们都是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这次疫情处置正好专业对口,工作过程中他们都很主动,新接收入住时间多在凌晨,有时候车辆到达时间要比预计的晚,他们在深夜一直坚守,没有喊苦叫累的,我儿子也是这个年龄,他们就如同我的孩子一般,我一定要把队伍带好,让他们通过驻点工作尽快成长。" 李远惠接着说道," 黄睿斌主要负责终末消杀、预防性消杀工作,由冼新标带,互为 AB 角,吴小文负责资料台账,物资申领发放等,由我带,我们是一老带一新。"

▲吴小文为新入住人员办理登记。

目前他们在集中观察点驻扎已经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同时他们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他们说观察点不撤,他们决不收兵,拼劲全力也要守好平湖辖区境外输入这道防线。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孙秀凤 编辑 李剑南

相关标签

90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