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03
我们的节日·清明丨这个清明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南京举行“清明云祭”暨集体代祭扫仪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敬献花篮、诵读祭文、行三献礼、祭酒、贴祈福卡 , 还给每个墓穴敬献菊花 ……4 月 3 日,南京市在雨花功德园举行 " 清明云祭 " 暨集体代祭扫仪式。

上午十点,主题为 " 慎终追远,既往如初 " 的集体代祭扫活动准时开始。首个环节是礼仪人员入场,向每一位曾经为这里的人民、这个博爱城市默默奉献的逝者敬献花篮。

"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今天,我们在这里,用一种新的形式,集体祭扫的形式,满足全市人民寄托哀思的愿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在民俗文化专家束有春《2020 年清明祭文》的诵读声中 , 各项活动有序展开:行三献礼,包括素果、美酒、清香之仪,向所有逝者致以思念之情;以奠酒仪式,遥祭先人;贴祈福卡,以亲人祈福的方式,遥寄哀思。

期间,著名媒体人、市民代表吴晓平现场朗诵了自己的作品《清明祭母》,分享了与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特别讲述了多位亲人选择生态葬的故事,感人至深。" 我的家中已有 5 个亲人选择了生态葬,以后我的‘身后事’也会选择生态葬。" 吴晓平表示。

今年清明,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避免人群大规模聚集,南京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大力推广 " 云祭扫 "。此次 " 清明云祭 ",吸引了不少民众踊跃参与,在线诉说心语心愿。" 我祭扫的是父母,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不能前往现场祭扫,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不能来宁参加祭扫,云祭扫确实很方便,功德园工作人员的服务很贴心。" 王女士说。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我们的节日 " 南京工作室负责人季中扬深有感触。他说,清明祭拜重于心、不拘于行。" 心 " 不在,即便站在墓前也无济于事;" 心 " 若在,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的网上祭扫就不失为寄托哀思的好载体,这个清明,我们有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季中扬呼吁,疫情防控仍未结束,这个清明节,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做好自身防护,保证身体安康,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即使疫情之下,清明也还是那个清明。

当天,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兆元表示,南京这次组织的 " 清明云祭 " 活动,祭奠为这座城市做出奉献和牺牲的普通民众,体现出管理部门为民众所想,为民众所急的主张,这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行为。" 这个活动仪式结合当下流行的元素,以南京这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传统结合起来。比如祭祀仪式里有三献礼,还有传统的祭文,这些都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厚度,值得赞赏。" 田兆元说。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