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一家原本资金链断裂的科技公司,在无锡市新吴法院的 " 放水养鱼 " 之下,不仅成功输血起死回生,还使疫情期间员工工资得到了保障。近日,该公司主动申请将所涉 68 件劳动报酬纠纷诉讼相应的款项 197 万余元支付至新吴法院账户,员工吃了 " 定心丸 "。
无锡某科技公司设立于 2011 年 5 月,是一家由 15 位股东共同投资创立的科技型企业,主要经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咨询、服务,转账 POS 机的销售等。
2018 年,该科技公司因新项目扩招研发团队,员工增加至近 500 名。后因互联网寒潮导致资金链断裂,该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其中未达成协议单方解除的员工为 42 名,达成协议解除的员工为 300 名。
协议约定的付款期限到期后,该科技公司未能履行支付义务,2020 年春节前后,员工分两批次向区法院旺庄法庭提起诉讼,讨要所欠薪酬、补偿金。
旺庄法庭立即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为讨薪员工落实法律援助律师,将无序的讨薪行为纳入依法、有序的法治轨道。同时,与该公司代表取得联系,探讨寻找解决方案。
一边是心急如焚着急讨薪的员工,一边是渴求生机等待注资的企业。承办法官再次与该公司代表人联系,作了深入了解," 该公司市场前景还是比较看好,前期也有投资方愿意收购股权,只是受疫情影响无法进一步推进,如果投资款到位那员工工资就有保障。" 法庭负责人徐贞表示,该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已到拟定、签署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期间草率下判无疑会掐断该公司生机,员工工资可能就是白条一张。
于是,他转变思路,要求该公司如果注资成功必须在资金安排上优先考虑员工利益,支付离职员工欠薪及补偿金。随后,他又与员工代表、代理人晓以利弊,分析员工与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在员工间达成 " 放水养鱼 " 的共识。最终促成 68 名员工与企业的一致意见。
接下来的时间里,旺庄法庭实时跟踪股权投资的进展落实情况,并在疫情期间帮助解答企业关于电子签名效力、电子证据保存等专业问题,帮助克服因往来无锡、上海、杭州需要隔离的现实困难。
经多方努力,近期首批投资款 3000 万元到账,该批款项将全部用于离职员工补偿及在职员工工资发放。法院将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的员工的生活来源,工资的发放、领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