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09
深晚报道|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盐田全方位精准帮扶困难群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盐田区民政局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通过全面排查、精准施策和宣传引导三大举措,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疫情排查和精准帮扶工作,不断扎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有力提升辖区社会救助水平。

全面排查掌握动态信息

通过健全主动发现机制、高效调度各方力量,区民政局充分调动民政工作人员、社工、网格员、车辆等线下资源进行排查,并统筹智慧民政、" 李秘书 " 智能养老平台等线上资源进行搜索,因地制宜采取上门、电话、微信等形式,全面、动态掌握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特别是客观需求和实际困难。

截至 4 月 7 日,该局累计排查低保、低保边缘等困难群众 2395 户次 6280 人次;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38 人次左右;完成了辖区 196 户空巢、失独、独居、孤寡老人,以及 14 名孤儿、困境儿童的 " 一老一小 " 排查工作,其中因疫情导致临时困境老人 1 人,临时困境儿童 1 名。

精准施策提供贴心服务

在此次疫情中,区民政局完善救助机制、拓宽救助内容,人性化提供精准的贴心服务,将受新冠肺炎影响而陷入临时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为 50 户低保、低保边缘到期的困难群众开启续保时限自动延长,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 " 四送 " 贴心服务 ...... 一项项暖心行动获得一致好评。

" 在我们陷入绝境的时候,真的非常感谢区民政局给我们提供的救助金,真的是救命钱。" 家住山泉小区的陈女士大儿子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陈女士患有脑癌,生命垂危,小儿子又是精神残疾,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区民政局了解情况后,加大救助力度,根据市民政局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文件中可将临时救助金额扩大至 18 个月的低保金文件要求,区民政局践行 "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 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及时为他们提供了 15000 元的临时救助金,解决了陈女士一家的燃眉之急。

盐田区民政局积极拓宽救助内容,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送防护、送物资、送服务、送知识 " 四送 " 贴心服务,累计发放口罩 3410 个、消毒液 399 瓶,送物资上门 30 余次,进行心理援助支持 135 人次等。

除此之外,该局还实施 " 一对一、点对点 " 制度,为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提供儿童关怀服务、闪送服务等具有个性化、特色化、优质化的服务。发动社区上门帮扶,加强部门协调,积极开展困难群众上门探访慰问工作,为部分困难家庭协调关于低保、低保边缘延期群众减免费用及退补多缴费用的事宜。同时督促各街道加强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巡视排查,为因疫情不能返乡、务工不招、投亲不遇且居无定所的流浪人员提供临时庇护。

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疫情防控期间,区民政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大疫情防范措施宣传,线上通过盐田区政府在线发布在盐田政府在线上发布《盐田区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救助工作的通告》和《盐田区民政局关于做好疫情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告》,畅通困难群体求助渠道,呼吁社会关心关爱困难群体,协力解决其实际困难。同时,在线下通过上门宣传、电话叮嘱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困难群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居家安全常识。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重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一是开展辖区困难群众情况摸排工作。区民政局会同街道等相关单位开展辖区困难群众情况摸排,了解现状及需求,精准把握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二是积极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结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和用人单位需求,为用人单位和就业困难人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做好精准匹配对接,优先安置无业的困难群众。三是推荐就业岗位。增加收入,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为因疫情影响未就业的困难群众,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免费求职登记、岗位推荐等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李娴 通讯员 周建红 编辑 谢启宗

相关标签

保障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