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零时,武汉 " 解封 "。据 12306 官方微信透露,当天有近 3000 离汉旅客买了到深圳的火车票。还有许多人自驾、坐飞机抵达深圳。深圳迎来防控新考验。 深圳卫健委要求,武汉返深人员需要做两次核酸检测。这一来无疑加大了核酸检测的需求。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提前布局已对大量核酸检测的疫情防控需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近两月来,他们是坚守深圳疫情防控和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的 " 主力军 " 之一。
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之一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从 1 月 29 日开始,就大批量开展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
随后不久,医学检验实验室开始为进行医学观察的居民、医院、口岸、企业等提供核酸上门采样服务,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实验室的前身,是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2019 年 4 月经广东省卫健委批准成为罗湖区政府主导、罗湖医院集团监管、非独立法人的独立医疗机构,可以接受别的机构委托的样本检测,拥有 5000 平方米的实验室面积。
2019 年 10 月,实验室通过了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国际标准认可,认可领域内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全球互认。
检测核酸需要什么样的资质?首先,需要医疗机构是三级甲等医院;第二,要求实验室系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且具有三级生物安全防护设施;第三,PCR 实验室通过省卫健委技术验收和特定的人员资质。
PCR 实验室又称为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人体内部的病毒含量,此种试验准确可靠,敏感度高,是新冠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验流程,PCR 实验室分样品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基因增扩区,产物分析区等几个区域。对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都有严格的要求。
实验室现有员工 122 人,其中博士 7 名,硕士 13 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科室总人数的 90%;主任技师 5 名,副主任技师 3 名,主管技师 50 名,中级以上职称占科室总人数的 49.6%,是一个人才结构、学历和职称分布基本合理、团结协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凝聚力的高素质服务团队。
▲实验室检测人员对核酸进行提取、检测
24 小时待命严防疫情境外输入
守好深圳 " 第一道门 "
就因为有这样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深圳在疫情防控的前端筛查工作得以就让市民放心安心。
随着疫情的发展,深圳市加强了对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罗湖医院集团按深圳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分别组织人员在深圳湾口岸和文锦渡口岸设立了核酸检测点负责对港澳台入境人员进行现场采样,采集后的标本由专人转运至实验室做核酸检测。接到检测任务后,实验室立即响应,根据核酸检测采样点标本送达时间、标本量,调整了实验室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以完全满足采样点的检测需求。检验实验室就像是人员筛查工作中的强大 "CPU"(核心处理器),专业细致的逐一检测,保障不漏一人,不放过一个样本。
▲采样人员克服困难,黑夜中用应急灯照明进行采样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主管张丽军清晰地记得,3 月 15 日晚上 8 时许,他曾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请立即赶到深圳湾口岸接运核酸样本,要求在 9 点到达指定地点 ……" 结束一天紧张工作的张丽军刚回家吃完晚饭,因为任务紧急他来不及跟妻子孩子解释,放下电话又急急忙忙地出门了,他得先赶到位于布吉的实验室拿齐防护用具,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深圳湾口岸附近的指定集中医学观察的酒店。
因为任务紧急,前方采样人员也需要时间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和协调工作,当将样本采集完毕转交到张丽军手中的时候,已是夜晚 11 时。他拿到样本后,一刻也没有停下,紧接着转运样本回实验室,连夜和同事开始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当他结束任务回到家时已是深夜。
" 我们都是 24 小时要保持待命的状态,手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畅通,我们累点没关系,筛查到位大家就会放心一些,我们对样本负责,更要对病人负责,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张丽军说。
一日检测量最高曾达到 3500 例
上门服务最快 4~6 小时出结果
" 企业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话,我们检验室可以上门服务,确保当天做当天就可以拿到结果,最快 4~6 小时可以拿到检验报告 ……" 接受采访地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主任张秀明已经连续接了好几通这样的电话了。
张秀明介绍,今年 2 月中旬,深圳迎来了节后 " 返深 " 高峰,深圳各大企业相继复工复产,使得控制疫情带来更大的挑战。实验室迅速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团队,外出采样转运组、标本处理组和核酸检测组密切协作,全方位投入一线战疫,截至目前为本市近 90 家复工复产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上门采样检测服务,为新冠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实验室的日检测量从最初的几十几百例迅速增加到上千例,当日检测量高达 3500 例,整个团队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在 6 小时内发出检验报告,目前是深圳市新冠核酸检测量最多的实验室,也是全国医院检验科核酸检测量最多的实验室之一。
核酸检测组的人员从最初的 5 人调配到 18 人,为满足核酸检测需求实验室做好了各类应急预案。随着复工复产筛查与社区排查工作强度不断增大,不仅给核酸检测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标本前处理组而言更是难度加大。
送达实验室的样本因为信息系统无法互通,均需标本前处理组人员手工输入标本的基础信息,来生成检验系统的识别条形码,为了让标本以最快的速度交给核酸检测组,把最准确的数据明细提供给数据分析组,标本前处理组人员 " 以科室为家 "24 小时待命,全心全意为标本检验前质量把关。
平均 35 岁的队伍好严谨
弱阳性核酸难逃 " 法眼 "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 35 岁的队伍,在繁重的疫情防控压力下,成为一支能吃苦、有朝气、越战越勇的团队,确保了任何阳性核酸都不能逃过他们的 " 法眼 "。
4 月 6 日,实验室分子检验专业组组长阚丽娟拿到一个 " 棘手 " 的样本,该样本检测发现其中只有判断依据其中一个 N 基因呈阳性,有一条重要影响检测结果的曲线有反应但没过阈值,阚丽娟严谨的职业素养,让她并没有妄下结论,而是又重新提取核酸,用同一品牌试剂进行严格的复查。同时,又用另一品牌试剂,对该核酸重复检测了三次。
" 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是弱阳性结果,但必须要经过复核,才能负责任的报告。" 阚丽娟介绍,出现这种情况,实验室一边报告医院医务科,以便医院第一时间隔离患者,一边把标本和核酸送到市疾控中心做复核。
" 第二天市疾控中心回复,复核结果一致,是个弱阳性结果 " 阚丽娟笑着说,这个弱阳性病例不仅证明了实验室的临床检测和分析实力,更加证明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让她和团队产生更加强烈的责任感。
▲阚丽娟团队在进行样本分析
据介绍,截至 4 月 9 日早上 6 时,实验室共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87189 例,其中来自罗湖医院集团各医院的标本 33009 例,社管中心和疾控中心(CDC)的标本 18646 例,为集团外医院和企事业单位 90 余家共采样 18057 例,南山区 4 家医学观察点入境人员 6292 例,其中深圳湾口岸 4843 例、文锦渡口岸 3571 例、沙头角口岸 1387 例(沙头角口岸为盐田医院提供样本),为深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为助力深圳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严防疫情境外输入贡献了罗湖 " 检测力量 "。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宜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