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10
深晚荐书|《柏林苍穹下》:多视角下跨越重重阻碍的寻爱之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海峡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了《柏林苍穹下》一书,本书由同名电影《柏林苍穹下》改编。原作电影由导演维姆 · 文德斯与 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 · 汉德克共同编剧,获得多次戛纳电影奖提名,成为影史经典名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保留了原作中的经典台词,还加入了西莫纳 · 弗拉斯加的现代诗《候鸟》以及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充实人物感情,使得本就如诗一般的词句更具有艺术气息。书中出现的歌词也并非杜撰,而是取材于老虎与百合花乐队,以及梅赫特 · 贝克尔的几首知名歌曲。

《柏林苍穹下》描述了一个寻爱的故事。守护柏林的天使丹密尔与朋友日日关注着人世间的一切,他们看着普通人的一生,寻找着人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在一次观看马戏团演出的时候,丹密尔被马戏团的女演员玛丽恩吸引,逐渐走入她的生活,观察一个普通人的喜乐。丹密尔得知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名为爱,他在注视与思考下终于明白了自己在经历漫长生命后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他决定放弃天使的永生成为一个普通人,与玛丽恩共度余生。

书中玛丽恩、丹密尔、荷马等人对于自身生命价值的反思与对人生的考量饱含深意,让读者以不同的视角感受到了生活的多面性。诗句,歌词与画面的精妙融合将追寻人生意义的整个故事娓娓道来:拥有无限生命的天使丹密尔倾听着柏林众人的忧愁哀怨,他不懂人间所谓的爱为何物,却在与人生失意的马戏团女演员玛丽恩相遇后感受到了爱情的萌动。人的一生虽然短暂,生活却能将这普通的一生充实成饱满的岁月。在倾听过百年的烦恼后,丹密尔终于以爱为契机下定决心放弃永生,为了玛丽恩和平凡的生活转化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伴着丹密尔内心的感慨,他们终于跨过人与神的距离相见并相爱。随着悠扬的歌声,丹密尔在结尾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生命不止有短暂的痛苦与循规蹈矩,选择自己想要的,勇敢为之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本书中所有场景均取材于现实柏林,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将现代柏林的知名场景,如大屠杀纪念碑、勃兰登堡门等逐一呈现于画面之上。细密排线勾画出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立体、真实。书中大量使用黑白进行铺色,并加入金色点缀,使画面光影更加灵动。作品中所有出场人物形象均参考还原自电影原作。这部作品可谓是两位作者以大胆创新向电影原作表达的真诚致敬。

这本书的作者塞巴斯蒂亚诺 · 托马和洛伦佐 · 托马是一对父子。父亲塞巴斯蒂亚诺 · 托马首先在意大利积累了戏剧方面的经验。1976 年回到德国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工作。在戏剧团队 " 飞起来的鲍顿 " 中,他是编剧,是演员、布景师,也是制片人和主办者。2002 年起,他成为了一名自由制片人和导演。他的作品的灵感总是和绘画方面紧密相连。儿子洛伦佐 · 托马生于 1994 年,在完成了他在电影和剧院的场景和图像指导的实习工作后,现在仍在大学读书。

《柏林苍穹下》

(意) 塞巴斯蒂亚诺 · 托马(德) 洛伦佐 · 托马 编绘

毛先勇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2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