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12
70天奋战!中大医院“重症男护天团”剃板寸出征,如今头发长长回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程守勤 崔玉艳 记者 张瑜 安莹)重症男护天团剃板寸出征,如今头发长长回家。4 月 12 日,他们回江苏南京了,作为第三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员的这 6 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医护们,经过 70 天在湖北武汉 " 拼命 " 战斗,胜利完成抗疫使命。

△医护们出征时的合影

△医护们回家前在武汉合影

据介绍,从 2 月 2 日到 3 月 26 日,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莫敏、呼吸内科张立以及中大重症男护天团的邓猛、顾德玉、高伟、郑智宙,一直战斗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ICU,第一批进驻该院区重症医学科病房开展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ICU 收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ICU 内的第一例无创机械通气、ICU 内的第一份血气分析、ICU 病房内的第一例经口吸痰气道管理、ICU 内的第一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ICU 内的第一例深静脉置管等等,无数的第一次都有莫敏和战友们冲锋在前的身影。此外,莫敏还在 1 小时内为病房内 25 例患者取咽拭子行 2019-nCoV 核酸检测,受到人民日报官微的点赞,并和 ICU 团队组员 8 小时内收治 11 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医术精湛,创下重症 " 零死亡 " 战绩。

△男护天团出征时的合影

张立虽然是一名女将,但在驰援武汉期间,张立与战友们接管 50 张床位的重症病区。张立参与病区每日查房,制定治疗方案,积极参与危重患者抢救,并予患者采取咽拭子评估病情,在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援鄂期间,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在防护物资短缺期间,为尽量节省防护物资,张立最长 12 小时坚守岗位,与患者共进退,受到病区患者的一致好评。 在 ICU 期间,张立协助麻醉科医生给患者行气管插管,独立完成患者的血气检查,从动脉血的抽取到血样的分析,张立还接管了一位上了 ECMO 的危重症患者,并亲自为他调试有创呼吸机。

△医护们回家前在武汉合影

中大重症男护天团的邓猛、顾德玉、高伟、郑智宙,更是悉心做好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创新服务形式,全方位关爱新冠肺炎患者。顾德玉化身广播员,在病房开通 " 小喇叭 ",暖心的播诵让身处重症病房里的患者不再感到孤独;重症男护还是暖心大白,为即将出院的老爷爷送上手绘画作临别礼物;他们是传播文化的 " 天使 ",在病房与康复患者同唱江苏名曲《茉莉花》,体现了苏鄂两省一家亲的情怀。

从 3 月 30 日起,他们所在的第三批江苏省援鄂医疗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继续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为更好的做好抗疫工作,大家提前 3-4 天就前往肺科医院熟悉环境、流程。4 例体外膜肺氧合、3 例持续性血液滤过、7 例有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没有人退缩,大家精神抖擞,积极向前,虽有刚来的陌生,但一切仍然井井有条。

70 天的抗疫时光,中大医院的 6 名医疗队员冒着危险、不畏艰难、冲锋陷阵,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最大程度抢救患者生命 …… 他们所做的一切也打动着患者,患者邀请他们 " 如果再来武汉,一定要带你们看武汉最美的风景,吃武汉最好吃的食物 "。患者曾写给他们三长页感谢信,信中朴实的话语在他们心中萌生了 " 从医此生足矣 " 的感动。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