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16
深晚报道 | 私募基金投资有哪些注意事项(上):警惕私募基金销售不当增信“套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为进一步促进福田作为深圳中心城区金融强区的稳定发展,加强金融风险教育,提高大众对私募基金的风险认识,福田区委政法委与深圳晚报联合推出私募基金投资人警示教育专栏,以政策法规知识问答、典型案例、漫画形式陆续刊发警示教育内容,助投资人识别 " 伪私募 ",护好 " 钱袋子 ",该内容将同时在深圳 ZAKER 福田频道、深圳 +App 城事频道发布。

作为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则体系,能结合自身的分析判断作出投资决策,并在投资之后 对私募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给予持续关注和监督。

1.宣传 " 套路 " 要警惕。高风险是私募基金的本质属性,揭示风险是私募机构的义务。对推介业务时过度包装、过度宣传,且不敢或刻意回避讲风险、讲隐患的私募机构,投资者要警惕。私募基金销售中往往存在如下宣传 " 套路 ":

一是以 " 登记备案 " 不当增信。一方面,私募机构的登记备案不是行政审批,仅是事后登记备案,管理人若宣传私募机构是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批准的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私募基金是合规的投资产品,属于误导投资者,切莫轻信。利用备案信息自我增信是违法行为。

二是以 " 托管人托管 " 不当增信。私募基金不强制要求托管,托管人职责不完全等同于管理人职责,基金托管也不等于资金进入了 " 保险箱 ",投资者不应迷信 " 托管 ",谨防管理人以 " 某银行 / 券商托管 " 为宣传噱头,不当增信。

三是其他违规宣传 " 套路 "。例如,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或者高收益、定期付息;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等;宣传基金产品设置多重增信,尤其是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增信、关联机构增信;构建庞大的销售队伍、众多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高额销售奖励,介绍身边人买基金,即可得高额佣金等。

2.购买渠道要正规。投资者须警惕披着 " 金融创新 " 外衣的违规募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产品应当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私募产品前,先在基金业协会官网进行查询。在购买私募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相关产品介绍,了解买的是 谁的产品、到底与谁签约、资金划到何处以及具体投向何处等,切勿被所谓的高收益蒙骗。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基金业协会或监管部门。

3.投资要量力而行。

一是对本人资质进行判断。私募基金的投资者,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 100 万元外,单位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 50 万元,同时应当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投资者的标准。

二是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私募基金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同时还有初始投资额的门槛要求。因此在认购私募基金时,应对本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如不能承受或承受风险能力较弱时,应谨慎购买。

相关标签

投资 私募基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