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17
深晚荐书|大变革时代读书人的选择 解玺璋新书《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光绪帝三下谕旨要求群臣读的是什么书?武将出身的袁世凯纵横晚清的通天手腕来源于谁?早年维新、晚年守旧的严复真的反对袁世凯称帝吗?《七剑下天山》中七剑之首傅青主的原型竟是一代画家?……

文化评论家解玺璋的新书《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日前由天喜文化策划,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解答了以上问题。

解玺璋做过工人、记者、报纸主编,曾担任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辑,在历史人物研究领域深耕多年,著有《梁启超传》《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等作品。其代表作《梁启超传》一经问世,洛阳纸贵,成为梁启超研究领域不可逾越的经典之作。

最新作品《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即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包括陈洪绶、傅山、俞理初、黄宗羲、李贽、吕留良、严复、吕碧城、徐世昌等知识分子群像,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不预设立场,不搞先验的标准

" 如果历史是一条河流,鼎革之际无异于一道急湾,于此碰撞而出的飞流或浪花,格外炫人眼目。李贽、黄宗羲、吕留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 这一串璀璨的名字背后,既有鲜为人知的历史,也有士人的铮铮风骨 ",谈到新书,解玺璋坦言:" 在历史列车急速转弯的时代,无时不刻不在经历风云剧变,这些变化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强烈的震撼和冲击,进而影响了大家的判断和行为。而文人、士子是尤为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反应自然也就比常人更加丰富和复杂。"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选取的人物的时代背景多集中于王朝倾覆、风云变幻的混乱年代,谈及此处,解玺璋补充道:"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这两个时期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遭遇了‘以夷归夏’还是‘以夏变夷’的文化危机。两个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清朝贵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前者部分化解了这种危机;而后者,由于时代的进步、西方现代国家的崛起,老大中国遭遇的‘夷’,已非昔日所谓的‘蛮夷’,此‘夷’不仅不打算‘归夏’,而且要变‘夏’,你不变,就用坚船利炮逼着你变。于是,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文人、士子表现各异,其中有不得不变者、有主动求变者,也有顽固不化者或中体西用者,这些都在文章中有所体现。"

解玺璋坦言,自己在写作《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的过程中,努力尊重笔下历史人物的选择,尊重事实和真相,不预设立场,不搞先验的标准,不丑化也不美化,不从臆测的前提出发,只从史料基础出发,力求构建出可信的历史现场。

以理性和温情之笔写出了历史和人性的复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者余世存评价此书:" 尽管今人对历史目的和历史审判抱持怀疑,但玺璋先生证实,历史人物仍受制于历史。诚然,‘我死后 , 哪怕洪水滔天’,但有人虽生犹死、有人虽死犹生是我们历史至今不虚的真实。" 恰恰是这些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作者对笔下的人物常抱以 " 同情之理解 ",以理性和温情之笔写出了历史和人性的复杂,剖析了历史兴衰背后的深层逻辑。

解玺璋坦言:" 我们现在仍然处在一个剧烈变化中的时代,也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因而,听一听历史上这些先贤的声音,了解他们有些怎样的想法和做法,也许是有益的。我的这几篇文章,如果能有这样的一点效果,也就感到很欣慰了。"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评价解玺璋:" 对我而言,通过阅读解玺璋的作品,重要的是窥见了他内心隐含幽深的部分,那是他对于自己旧梦的一种代偿。就自己的阅读经验而言,我觉得会有许多人喜爱这本书,它的价值,将在今后日趋明显地显示出来。"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

解玺璋 著

天喜文化 · 天地出版社 2020 年 4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标签

历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