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21
深晚4·23图书博览会|商务印书馆:追寻大师求学问道的足迹,寻找通往学术经典之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又到世界读书日。深圳晚报联合国内 35 家出版机构,推出近二百本精选书单,内容涵盖文学、思想、学术、历史、经济、科幻 …… 这里是商务印书馆推荐的经典好书,让我们一起追寻大师们求学问道的足迹,寻找通往学术经典之路。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李长之 著

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10 月

本书为著名批评家李长之探讨中国文化走向的文章集。由五四运动、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问题切入,所涉皆为文化认知与建设的宏旨大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本书凝聚了长之先生的眼光与智慧,是以一个饱学之士理智的研究,加上爱国的热情,又稍带些许天真和浪漫来谈中国的文化。

《逆流而上的鱼》

潘光旦 著

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10 月

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提出了承续与新变的命题,本书即为其相关讨论的长短评文章集。其中谈到许多今日依然困扰人们的社会问题,如青年恋爱、幼儿教育、老人赡养等,深具启示。书中不少篇目皆为第一次整理出版。

《东瀛印象记》

常任侠 / 沈宁编

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10 月

东方艺术史家常任侠,游学东瀛,挥洒文字,笔端游走于文学、绘画、歌舞、茶道诸艺。本书所录文章大致分为印象与研究两部分,记录游学见闻,探讨日本文化精义。书中还收录常先生 1935 年至 1936 年的求学日记,细致记录其读书观艺生活。更珍贵的是,作为亲历者,常先生也记录下战争阴云中的日本社会。

《沈从文晚年口述》(增订本)

王亚蓉 编著

商务印书馆 2014 年 10 月

沈从文先生一生,前半生写作,后半生治学。本书由沈先生晚年的重要助手王亚蓉编著,分为晚年口述、后学追忆、工作信函三部分。本次增订另补入两篇极有分量的最新回忆文章,由沈先生助手王亚蓉、李之檀和出版家陈万雄追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撰写与出版过程。

《林纾家书》

林纾 著

商务印书馆 2016 年 5 月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 104 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 13 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杨绛 著

商务印书馆 2016 年 5 月

杨绛先生在 96 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 " 灵性良心 " 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 " 百岁答问 ",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查看原文

相关标签

问道 求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