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3 日,第 25 个 " 世界读书日 " 到来之际,有声阅读平台懒人听书重磅上线评书泰斗袁阔成评书系列,27 部大师经典经专业高清修复,重现 " 国宝级 " 评书艺术风采。该系列包括了《三国演义》《水泊梁山》《封神演义》等 17 部经典,以及《戏说乾隆》《哪吒闹海》等 10 部采集自民间的遗珠作品。据介绍,这些书籍会员均可免费收听。
据介绍,袁阔成经典评书系列(高清版)由懒人听书与北京清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 " 清湖文化 ")合作打造,是懒人听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之一。后续双方还将继续围绕懒人听书 " 非遗有声 " 展开合作,打造 " 马长辉致敬经典系列 "、" 中国相声精粹 · 天津站 "、新锐评书系列之《崛起大明》《王不见王》等,以音频载体弘扬国粹经典,让有声阅读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三国演义》 塑造一代人记忆
袁阔成是北方评书表演杰出的代表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新评书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评书表演艺术届的一代宗师泰斗,有着 " 同仁赞许为三阔,直如当年柳敬亭 " 的美誉。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袁阔成先生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以及相声等艺术形式,同时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新的表演方法和艺术技巧,融会贯通,不断丰富并形成了自己的 " 袁派评书 " 表演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 漂、俏、快、脆 " 独成一派。对于听评书长大的一代人来说,袁阔成评书是 " 精神饼干 " 一般的存在。在精神娱乐生活贫乏的上世纪七八十时代,尤其稀有和珍贵。1985 年播出的袁阔成版《三国演义》更是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表演风格和艺术态度共同成就了袁阔成评书艺术巅峰。袁阔成先生说过," 评书中涵盖了仁义礼智信的方方面面。说书不是逗乐子的事情 "。一句话,评书是严肃的艺术。这种 " 严肃 " 的艺术态度体现在袁派评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在袁版《三国》中,适当修正了原著中 " 拥刘反曹 " 倾向,褒贬得宜,全面呈现人物,使其更符合历史逻辑;适当添加心理评述,合理因形施彩,正是袁版《三国演义》的独特魅力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通过听评书了解历史、接触名著、初识世界。
古今相融 " 袁派评书 " 受年轻人喜爱
大师已逝,经典永存。2009 年," 袁派评书 " 正式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业内评价其古今相融,既有传统文化的根脉,又有现代文明的精彩,新鲜生动,雅俗共赏,用民族语言诠释了自己评书的艺术真谛。但是袁老生前留下遗愿:希望更多年轻人从事中国独有的评书艺术。评书人太少,年轻人知道太少,道出了传统艺术保护的困境。
近年来,国家、媒体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改善了这一现状,新媒体平台在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声阅读作为新媒体代表之一,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出口。
事实上,在拥有众多娱乐选项的今天,评书艺术依然展现其强大生命力。袁版《三国演义》《水泊梁山》《封神演义》《红岩魂》《艳阳天》自上线懒人听书 APP 以来,拥有极高人气,累计播放量突破亿级。千禧一代同样通过袁先生的精彩演绎,走进经典。
由于录制年代久远,当前流通版本多存在内容缺失、音质不佳的问题。此次懒人听书和清湖文化整理修复上线的袁阔成评书系列,集众多袁派弟子和评书爱好者之力,将多个版本剪辑组合,保证内容上最全、最原汁原味,音质方面,经过专业团队逐集降噪、修复,效果提升明显。
听见非遗 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随着有声阅读普及,听书成为主流阅读方式之一,有声阅读也承担起更多文化功能。基于此,2019 年,懒人听书发起 " 非遗有声 " 项目,通过音频载体优势以及平台影响力,让更多人听见非遗,帮助曲艺戏曲、相声评书等极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作品,在新媒体语境下得更好地传递下去。
2019 年,懒人听书曾深度参与袁阔成诞辰 90 周年系列活动并支持袁阔成文化艺术馆建设,并成为袁阔成文化艺术馆历史单位,双方围绕袁阔成遗落作品的整理工作以及袁派评书传承人的发掘和培养,长期扩大合作。此次与清湖文化合作打造的袁阔成高清修复版评书系列,正是双方促进袁派评书传播、非遗保护的阶段性举措之一。此外,懒人听书戏曲频道已有超过 20 种戏曲品类,既有如京剧、评剧、昆曲等大众熟知的 " 五大戏种 ",也有如滑稽戏、花鼓戏、河南坠子等地方特色剧种。
今后,懒人听书还将持续引进相声、评书、戏曲等传统艺术有声精品,推进传承人发掘与培养,切实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有声阅读有望发挥更大社会效益。正如懒人听书八周年主题 " 听书有益 " 所传达的,听书之益不仅是个体通过听书获得的乐趣与启发,更有创新载体承载的文化使命、社会价值。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