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抖空竹又叫 " 抖嗡 "。
每逢春节,夫子庙的灯市里,除了五彩缤纷的花灯,还能听到 " 嗡嗡嗡 " 的空竹声。
" 猴子爬杆 "" 鲤鱼跳龙门 "" 海底捞月 "" 下面条 "" 炒韭菜 "" 二龙戏珠 "" 八仙过海 "…… 传统玩法让人眼花缭乱,一人一空竹,可以幻化出十八般样式。
空竹上下翻飞,既热闹又喜庆。
南京空竹,大如锣鼓,小似陀螺。
春来买竹,冬卖空竹,纯手工制作要一年的时间。
锯木头、车料子、泡竹子、刻花纹、粘挡片 ……78 道大工序,十七八道小工序,近百道手法反复打磨,方能成一只空竹。
如今,空竹已成为常见的健身器材,在街角花园舞动。看似简单的上肢运动,实则需要四肢巧妙配合。
提、拉、抖、盘、抛、接,一招一式,犹如功夫大片,活络全身。
南京有支建邺区空竹协会,上至 92 岁鲐背老人,下至 30 多岁而立青年,都在抖空竹。
于他们而言,玩的不是什么高超技法,玩得是一种心情。俯仰转合之间,身心得到放松,寓游戏于运动,或许就是空竹的奥义。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鸣 宋经纬 / 文 赵杰 钱念秋 郑芮 / 摄
(编辑 张爱红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