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广东青年的最高奖项——第二十二届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 评选结果揭晓,共 10 人 10 集体收获了这项含金量很高的荣誉。其中,盐田区沙头角民兵连获此殊荣,是获评单位中唯一一支民兵团队,也是深圳市在本届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 中唯一获评集体。
据了解,沙头角民兵连诞生于 1951 年 5 月 1 日,是驻扎在中英街 " 一街两制 " 特殊环境下的一支英雄民兵连队。69 年来,连队始终坚持铸魂强基、精武强能、勇当尖兵,先后参加过边境反敌特、反袭扰大小战斗 14 次,抓获偷渡、走私犯罪分子 2269 人,58 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200 余人立功受奖。
坚持铸魂强基,勇当政治过硬的 " 排头兵 "
该连队始终把对党的信仰作为唯一信仰,把学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民兵的必修课,逐步探索出 " 文化润学 "" 典型引学 "" 特区见学 "" 实地讲学 " 等 " 理论武装十二法 "。
2003 年以来,每年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开展 " 中英街 3.18 警示日 " 系列活动,每月定期在中英街商铺门柱上悬挂国防教育宣传画报,每周安排民兵到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和中英街文化墙进行义务讲解,向香港居民和中外游客讲述中英街的历史变迁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成了中英街上宣扬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红色故事的 " 游动哨 "。
连队成立以来,一代代沙头角民兵始终坚守对党的信仰与忠诚,成了中英街上坚不可破的 " 红色桥头堡 "。
专注精武强能,勇当敢于战斗的 " 先锋队 "
该连队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有急难险重任务,沙头角民兵必须冲锋在最前线,战斗在最前沿!
2018 年超强台风 " 山竹 " 登陆之前,60 名沙头角民兵提前预置中英街,他们顶着狂风暴雨扛沙袋、固海堤、清沟渠,组织深港两地居民一起抽排积涝、抢修工程、转移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堤坝。
今年 1 月,面对肺炎疫情,沙头角民兵纷纷写下《请战书》,他们放弃春节假期,配合驻地医院消杀防疫,帮助社区监测人员体温、开展防疫宣传,只要发现异常情况,必定有民兵到场,只要转运确诊病例,必定有民兵护送。连队编组在华大基因的生物支援保障排,先后有 5 名民兵派往武汉防疫一线、大湾区重点城市进行病毒采样,7 名民兵加入 " 火眼实验室 " 开展核酸检测。
他们每天冲锋在前、昼夜奋战,累计检测病毒样本 8 万余份,没有一个人因为害怕感染而中途退出,没有一个人因为工作紧张而叫苦叫累,成为支援武汉前线和省内各地样本检测的中坚力量。《人民日报》刊登了沙头角民兵战斗在防疫阻击战最前沿的先进事迹,称赞他们 " 国难有良将,战地红旗扬 "!
牢记爱国强军,勇当国防教育的 " 先行者 "
在 " 一街两制 " 的特殊环境下,该连队始终高举 " 向党爱国为人民 " 的旗帜,不断在争取民心回归、传播爱国爱港思想方面阔步前行。2019 年,为了坚决防范 " 修例风波 " 负面影响倒灌,连队一边加强巡逻执勤,一边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动员周边深港居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制暴力。
近期,沙头角民兵连又一次迈出增强香港青少年国家意识、国民意识的新步伐。他们在中英街办起爱国主义教育流动课堂,每天派出民兵护送跨境学童出入境,几名民兵手持国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整齐列队,边走边讲中国历史故事和中国革命故事,让跨境学童在耳濡目染、润物无声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赢得民众一片赞誉。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编辑 谢启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