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30
更高质量!这份国家规划定下未来5年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施工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徐红艳)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 施工图 " 敲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这份国家级《规划》,用 " 更高质量 " 四个字来描述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未来,十分令人期待。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建成 " 轨道上的长三角 ":铁路密度达到 507 公里 / 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 500 公里 / 万平方公里,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 1 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等。值得关注的是,南京在这份《规划》中 " 体量 " 很重。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 南京 " 在文中出现了 47 次。宁马城际、南京地铁 18 号线、南京都市圈 …… 许多备受关注的交通利好,都与你我有关!

【目标】

2025 年,基本建成 " 轨道上的长三角 "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等 27 个城市为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区。今后 5 到 15 年,这 27 个城市之间,交通运输将如何互融互通?这份《规划》都安排上了。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规划》的规划期至 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其中提出,到 2025 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在精准补齐发展短板基础上,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高效联通,基本建成 " 轨道上的长三角 ",铁路密度达到 507 公里 / 万平方公里,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密度达到 500 公里 / 万平方公里,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 1 — 1.5 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 1 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三省一市协同共建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标准等充分对接,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取得突破,民航、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取得更大进展,运输市场一体化运行更为有效,形成交通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 " 长三角样板 "。

到 2035 年,以更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优化、人口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门户枢纽影响力辐射全球,以智能绿色为导向的交通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运输规则、标准规范、一体化机制引领国际。

【综合交通网络】

一大波铁路、高速、综合换乘枢纽建设规划提上日程

高铁日行千里,贴地飞行,快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规划》提出,未来在长三角,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水运、民航为支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主要节点,构建对外高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江苏一批干线铁路都将加快推进。如沪通铁路二期、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沿江高铁(武合宁、北沿江段)、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铁路(含如东延伸段)、合肥至新沂铁路、镇江至宣城铁路、南京经滁州至蚌埠铁路、临沂至新沂等干线铁路项目。有序推进沿淮铁路、南京至杭州二通道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市民到各个综合交通枢纽乘车,换乘也更方便。《规划》提出,将优化城市内客运枢纽站场层次功能与空间布局,推动支撑对外、城际、都市圈不同空间尺度轨道交通同站布置,实现同站高效便捷换乘,具备条件的要实现同台或立体换乘。其中提到,规划建设南京北站、苏州北站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南京禄口机场等既有枢纽改造升级,实现对外运输通道和城际交通网有机衔接。规划建设上海松江南站、南京仙林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城际交通网与都市圈通勤交通网一体衔接。

【过江跨海通道】

南京地铁 18 号线将过江,串联起三大枢纽

长三角地区,河湖江海资源富集。《规划》在城际交通网重点工程中,专门列出了将着重推进的过江跨海通道工程。而日前印发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 年)》中明确,至 2035 年,长江干线上将规划布局 276 座过江通道。其中,江苏有 44 座纳入其中。

此次《规划》又有多条被重点提出,其中不少都与南京有关。

《规划》将推进北沿江铁路沪崇段、轨道崇明线、南京市域快线 18 号线,南京地铁 4、 13、14、17 号线过江通道,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南京七乡河、张靖、南京上元门、江阴第二、江阴第三、宁仪扬城际、南京锦文路、汉中西路、润扬、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城南、芜湖龙窝湖、宿松、海口、池安、江口、梅龙、铜陵横港、铜陵开发区、芜湖泰山路、马鞍山龙山路、马鞍山姑孰、马鞍山九华路、马鞍山湖北路、马鞍山慈湖、安庆(第二)等过江通道建设。同时,规划研究沪甬、沪舟甬、东海二桥等跨海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南京市域快线 18 号线,首次在国家层面规划被提出,且被明确为过江线路。此前,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部门获悉,18 号线是一条串联南京北站、南京南站再到禄口机场三大枢纽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而在《规划》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中,同时还明确了南京市域快线 18 号线为市域(郊)铁路,也就意味着,这条地铁线路未来有可能实现跨市跨省衔接。

【都市圈通勤】

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 1 小时通勤网

早上还在扬州吃早茶,中午就畅游南京夫子庙,晚上回到宣城温暖的家 …… 随着都市圈通勤交通网的建设,这样一日跨越多城的生活,将在长三角地区将能轻松实现。《规划》提出,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

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加快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 1 小时通勤网,完善昆山、嘉善等临沪地区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

为此,《规划》列出了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城际铁路方面,规划建设上海经苏州无锡至常州铁路、南京至马鞍山铁路、南京至滁州铁路、南京经仪征至扬州铁路、杭州至德清铁路、宁波至象山铁路、杭州下沙至长安铁路等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方面,规划建设上海机场联络线(含南站支线)、上海嘉闵线(含北延伸)、上海崇明线、上海南汇支线、上海市域 17 号线西延伸、金山至平湖、南京市域 18 号线、镇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线、温州市域 S2 线一期工程、温州市域 S3 线一期工程、台州市域 S2 线调整、合肥新桥机场 S1 线等市域(郊)铁路,实施一批既有铁路的市域(郊)功能改造。

【世界级机场群】

新建嘉兴、滁州等多个机场,规划建设南通机场

伦敦、纽约、温哥华 ……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居民,家门口就能坐上通往更多目的地的航线。《规划》提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统筹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和机场功能定位,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同时,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长三角地区出发,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也将更多。《规划》提出,优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与国际、国内主要节点城市航线网络,疏解非枢纽核心功能,完善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新桥、宁波栎社等机场航线网络布局,建设全向辐射、连通性好、直达性高的空中大通道。

推进机场与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建设一批以空铁联程联运为核心的现代航空枢纽。全面提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完善联通浦东机场和苏浙皖的轨道交通体系。研究推动干线铁路引入杭州、南京、宁波、温州机场,推动地铁线路引入合肥机场。

长三角地区机场群重点工程包括,新建嘉兴、丽水、芜湖宣城、亳州、蚌埠、宿州、滁州等机场,研究论证金寨机场等建设。推进实施上海浦东、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合肥等机场改扩建工程。推动大场机场迁建。迁建连云港等机场。研究迁建义乌机场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