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5-06
深晚报道|深圳地铁14号线全国首台中心螺机式土压/TBM双模盾构完成洞内模式转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6 日,深圳地铁全国首台中心螺机式土压 /TBM 双模盾构—— " 初心号 " 在 14 号线布吉站——石芽岭中间风井区间 303 环位置处完成 TBM/EPB 的模式转换,这是国内该类型盾构机首次进行并成功完成洞内模式转换,助力地铁 14 号线的建设再提速。

▲ 14 号线施工隧道内。

布吉站——石芽岭中间风井区间左线全长约 2129 米,地质情况复杂,单一模式的盾构机无法满足该区间的施工需求。" 软硬兼施 " 的 " 初心号 " 双模盾构机是首创土压 ( EPB ) 和 TBM 两种功能模式的盾构机,与传统盾构机相比," 初心号 " 既能满足软土地层和极端上软下硬地层掘进,又能满足长距离超硬岩地层掘进的多功能性需求,为隧道安全、快速、高效、可靠施工提供强大支撑。

据了解," 初心号 " 自 2020 年 1 月正式投入使用,并于 4 月 20 日开始启动模式转换。结合以往隧道掘进设备设计及使用经验,地铁 14 号线决定在既定的软硬交接面停机,开始 TBM 模式向 EPB 模式的转换。转变模式后,盾构机掘进过程始终维持开挖土量与排土量相互平衡,土舱内渣土的土压力与掌子面的土压和水压相互平衡,以此维持掌子面的土体稳定并防止地下水涌出,确保盾构施工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在历经 360 小时,整整 15 个昼夜不间断操作后," 初心号 " 盾构机正式由 TBM 模式转换为 EPB 模式,该掘进模式的转换将极大节省地铁建设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确保盾构隧道施工更加高效进行,并为后续同类型双模盾构的模式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标志着深圳地铁建设在盾构施工技术和经验方面再上新高度。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相关标签

地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