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战疫记》海报
他们生而平凡,却敢与死神抢命;他们生而不凡,也有普通人的离合悲欢。他们是这场防疫战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的故事也许并不轰轰烈烈,却在城市的角落里抚慰我们的心灵。
为创新传播方式,讲好福田青年故事,近日,由共青团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策划的喜马拉雅有声专辑《青年战疫记》上线。作为福田团区委 " 五四特别栏目 ",上线至今反响热烈。截至发稿前,已累计 4.5 万人收听。
" 若不尽力,怎对得起一身白衣 "
2 月中旬,深圳第三批医疗队正式出征,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救援工作。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姑娘叫于洋,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重症医学科护士。她正要组建幸福家庭,期待着美好的旅行婚礼,这一切,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她只能推迟婚礼,剪短头发,全心投入战疫。
2 月 16 日,作为一名青年医护工作者,她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出征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重症患者救治与护理。临行前,她立下 " 生死状 ",她对院领导说:" 如果我在战场倒下了,我希望以我们医院的名义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继续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她说," 若不尽力 怎对得起我一身白衣 "。
火神山有个 90 后 " 铁拐刘 "
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的 "90 后 " 逆行冲锋,用热血书写勇于担当的青春答卷。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质量员刘兆兵就是其中一员,他是援建火神山医院队伍中的 "90 后 " 力量。
接连几天的超负荷工作,他手上脚上都磨出了一排排大水泡。雨靴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被扎破了,带有腐蚀的混凝土液浸进雨靴,破裂的水泡接触到混凝土液从脚底传来一阵疼痛,在现场因脚疼瘸着腿走路的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外号 " 铁拐刘 "。
有一种坚守 叫轻伤不下火线
疫情期间,许许多多青年干部在大街小巷奔走奋战,为筑牢社区防疫墙贡献青春力量。疫情防控 " 三人小组 " 便是其中的典型。作为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石厦社区 " 三人小组 " 成员之一,赵燕霞是绽放在战疫一线的 " 铿锵玫瑰 "。
有一种坚守,叫轻伤不下火线。疫情期间,赵燕霞手机 24 小时待命,这几乎是她近三个月的生活常态。近百个日日夜夜,她跟同事们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常常一日三餐都没有按时吃,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自己从 2 月份开始胃痛,等到 4 月初疫情缓解,她才抽空去医院做了微创手术。因为放心不下工作,只休息了 2 天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守护一方平安而逆行奔跑
疫情期间,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有一名 90 后民警陈成,他主动请缨加入社区 " 三人小组 ",为守护一方平安而逆行奔跑。他主动请战参加青年突击队,认领急难险重的任务,和身穿红马甲的社区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的社康医生一道组成 " 三人小组 ",每天 24 小时待命,奔走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2 月 14 日,陈成所在的 " 三人小组 " 配合市疾控开展上门提取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某老式小区没有电梯,采集 9 户 14 人,整个过程持续近三个小时,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里面的警服已经汗透。他说,作为青年民警,能够和大家一起携手联防联控,累却快乐着。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